全心全意为乡亲 多元产业共发展——记隆安县城厢镇东信村第一书记罗东

2020-01-04   南宁农业

隆安县城厢镇东信村是一个壮瑶民族聚居的深度贫困村,土地稀薄、干旱缺水,村民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制约着村经济的发展。驻村第一书记罗东到任后,秉承“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产业发展理念,带领东信村村民在山林间发展多元化产业,闯出了宽阔的致富路。

小康不小康还得靠老乡

进驻东信村以来,罗东得到了后盾单位与社会基金会的帮扶支持,从改善东信村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做起,为村民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其中广受好评的要数全区首个“爸妈食堂”项目的实施,每天中午12时,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提供一份免费午餐。

“要想举全村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得把乡亲们的心拧成一股绳。”罗东说,通过发动社会爱心企业向东信村捐赠实施项目,改善了东信村的村容村貌和群众生活,尤其是“爸妈食堂”,不仅让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得到关心关爱,还促进了乡村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要过上幸福的生活,不仅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要有产业。东信村通过“3+1”产业发展模式,以富凤、百昌等龙头企业带头发展鸡鸭养殖为主,利用分散耕地发展坚果与南瓜套种为辅,在全村全面铺开多元化产业,让更多村民乘上产业致富的“快车”。

门口能打工村民得实惠

通过整合攻坚力量,形成脱贫合力,罗东利用中粮集团援建资金与各项扶贫资金,因地制宜在陇荷屯分散安置点附近实施养鸭产业扶贫示范园项目,与南宁市百昌饲料公司合作发展旱鸭养殖产业,不仅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48万元收入,还能解决部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整村产业发展。

罗东实地考察后发现,东信村的土地非常适合种植澳洲坚果。于是,他联系上广西蓝贝坚果公司,把东信村原有的5座铁皮石斛大棚改造为澳洲坚果育苗基地。在每年收取7500元租金的同时,公司每销售出1株果苗,村级集体经济可获得1元收益,并发动农户种植澳洲坚果达500多亩。

同时,聘请东信村的两名养鸡致富带头人,采用“村集体+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农户规模养鸡,并以各屯小组互助形式成立了肉鸡养殖合作社,肉鸡年出栏量达80万羽,每年可为养殖户带来200多万元纯收入,实现从融“资”扶贫向融“智”扶贫转变,增强“造血”功能。

致富跑得快全靠产业带

目前,东信村养鸡致富带头人苏国珍养鸡1万多羽,按照现在的规模,4个月就有4万多元收入。

“我会把多年养鸡经验传授给贫困户,带领更多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当看到农户们纷纷加入肉鸡养殖产业时,罗东心里明白,东信村的产业发展有戏了。

东信村通过流转村里闲置荒地,让富凤种鸡示范产业园项目在曾经荒芜的半山腰上落户。如今,总投资1.6亿元的富凤种鸡示范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可解决1000人的就业问题,贫困户不离家不离乡土就可实现脱贫。

罗东表示,产业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措施,产业发展了,贫困群体能力素质提高了,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才能彻底拔掉穷根。下一步,他将带领群众发展壮大肉鸭肉鸡养殖产业,帮助贫困群体实现持续增收。


免责声明:本头条号发布的转载内容及配图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内容真实性由原作者保留,本号不做承诺,如涉及内容、图片的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来源:文/南宁日报 图/综合整理

编辑:南宁市农业信息中心

法律顾问单位:广西法严律师事务所

如需转载分享,请注明来源“南宁农业”今日头条号,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