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50元“超前点映”被怼上热搜!留学生:我选Netflix....

2019-12-19     INSIGHT视界

最近,主页君和身边的留学生小伙伴们都在追一部热门爆款剧——《庆余年》

这部剧凭借着自己脑洞大开的剧情和各种戏骨、流量加持,几乎每天都会用不同的姿势登上微博热搜。

不少留学在外的小伙伴甚至把这部剧当做了繁重的Final周的重要安慰

但是,眼看着这“简单的快乐”也变得闹心了起来——

为了追剧买了VIP,结果想要看最新剧集,还得再掏50元?才能享受抢先看6集的点播服务?

50元超前点播事件始末

几天前,就当《庆余年》收获大量人气的时候,追剧追得正起劲的大家,突然遭遇当头一棒:

想不想多看6集?想看的话就先交50块钱。

原来是《庆余年》的各大播出平台,一起推出了一个VIP超前点播服务:

腾讯是VIP会员在抢先看6集的基础上,再交50元,可在更新时多看6集。

爱奇艺的做法类似,也是VIP会员交50元,始终多看6集。另外,爱奇艺还提供“逐集随心买”,每超前点播一集付费3元。

这个政策一经推出,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便是骂声一片。

这样的行为不仅导致各位追剧群众的不满,甚至还引起了人民日报的注意。

12月14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题为《视频网站套路层出不穷,吃相太难看》的文章,表示“这种额外收费的行为,实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直批视频平台“对待用户缺少起码的尊重“这样的视频网站不能惯。完善权益保护,让侵权者付出代价才是治本之策。”

看到自己的超前点映引起了如此大的舆论反弹,两大视频平台也不得不下场回应。

腾讯表示:“我们对会员的告知以及消费心理的把握上,还是不够体贴。”

爱奇艺表示:“我们的初衷是想满足用户更多元的内容需求,但可能没太做好,未来希望能更多考虑到用户的心理,做好排播的设计和告知工作。”

事情发展到今天早上,#腾讯爱奇艺修改超前点播规则#甚至登上了热搜。

主页君还以为做出了什么更“体贴的”改变,点进去一看,只是取消了之前的打包价,统一改成了每集3块钱。

庆余年一共46集,现在免费看到25集,想看后面21集的话,全部需要超前点播,每集3块,那么看完总共要掏63块....

国内的这些视频平台

让我们想起Netflix

话说国内视频媒体的这一波骚操作,让我们留学党很是感慨,为什么不能像海外的流媒体那样简单点呢

最具有代表性的当然就是深受留学生们欢迎的Netflix.

一条关于对比国内流媒体和Netflix的微博,更是获得了1万+转发,6.4万+的点赞。

博主@宅客kagakadaj认为:充值了VIP,就应享受VIP应有的服务。比如Netflix,在付费的情况下,就可以看影片库中的所有影剧,且全集放松。

国内呢?部分影视剧还得另外付费。

的确,Netflix的具体付费办法分为不同档次,差距主要集中在分辨率、音效、可使用的设备数上。

同时,也不难发现,Netflix的收费要远远高于国内视频平台的收费,最便宜的会员费也要9美元,折合大约60多块人民币。

但主页君身边的大部分人都认同上面那位博主所说的,Netflix的会员“又爽又值”。

首先,是平台的内容的“值”。

2018年,Netflix相继推出了一系列质量上乘的电影和电视剧。

《爱,死亡和机器人》刷爆朋友圈,探索了动画的不同的形式和极限,被称为“神作”。

豆瓣评分高达9.1分。

《怪奇物语第三季》赢得收视又赢得口碑,打破续集越拍越后劲不足的魔咒,豆瓣评分几乎追平被奉为经典的第一季。

尝试推出以自然为题材的纪录片《我们的星球》,每一帧都让人想拿去做屏保。

豆瓣评分更是达到了逆天的9.8分。

前几个月的《美国工厂》更是引起了关于中国在美国设厂,美国生产与就业的现象级讨论。

年底将至,Netflix 更是发行了自家准备冲击奥斯卡的电影——《爱尔兰人》和《婚姻故事》。

其次,“爽”就更简单了。

Netflix的会员费目前是一锤子买卖的事情,不论最低档还是最高档,只要你付费了,就可以看影片库中所有的影片和剧集,而且是全集放送,不是一集或者几集几集的放。

不过,无论是会员制度还是原创内容,最终都绕不开一个终极话题——盈利。

Netflix也不是完美的,也因为“想要恰饭”而遭受非议。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Netflix将北美地区的会员费相继提高,也引起不少用户的不满。

就曾有媒体根据Netflix的财报,分析了Netflix涨价的模式,其中的精髓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通过大制作做出口碑大剧 ——吸引用户的同时顺势提价——得到更多的资金和融资——继续做大剧。

图片来自表里表外

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Netflix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6.65亿美元,同比增长65%。仅2018年,Netflix就斩获美国电视界最高奖项艾美奖的112项提名。

其实,这个套路有一点和国内的视频网站的做法有一定的相似度——都是用“好内容”,来实现多收费的效果。

但是,国内的视频网络平台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通过提升平台的整体内容质量,所以也就只能拿着几个爆款,来薅羊毛。

问题不在于钱

而是在于这个钱怎么收

正如我们刚开始说的,我们在乎的不是视频网站“恰饭”,而是觉得他们吃相实在难看。

国内视频网站平台的“半路涨价”“稀释VIP权益”的做法,实在怨不得大家一片骂声

今年最火的剧集《陈情令》,便是腾讯视频在电视剧上的试验品。

当时剧集大火之后,平台看到其背后巨大的吸金能力,便开创点播先河——30元提前看6集。虽然引起了一些不满,但有媒体报道,此次的点播还是令腾讯视频在短短1天内就进账7500万。

有成功案例在先,网剧《明月照我心》《没有秘密的你》《从前有座灵剑山》也开始重复这种“点播”套路,直到《庆余年》50元6集惹怒大众。

点播事件发酵到今天,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常年亏损的视频网站的无奈之举,而这部分人,不乏所谓的业内人士。

视频网站们的盈利困境和高昂支出可以理解,市场供求下对好的原创内容收费也无可厚非。

让大家气愤的不是视频平台为原创内容收钱,而是“这不是当时说好的呀?!”的那种感觉。

本来大家购买VIP会员的初衷主要是两点——一是不用看广告,二是能观看VIP档次的内容。

而各大平台却一再稀释会员手中的权益。

剧集开头会有所谓的VIP会员推荐,本质上还是广告,中间也会插入广告,即使可以手动跳过,但VIP会员本来追求的“免打扰”的观影体验已经被破坏了。

超前点播,让VIP的功能再次变得模糊和鸡肋。

也有人认为,从实际回报来看,超前点播并没有让原来的会员少看了,反倒是给部分人提供了提前看剧的福利。

但是,会员购买VIP的初衷并不是要多看特定的集数。

对于追剧党来说,购买会员,买的是能看到最新的剧情,缓解心中那种“接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的好奇焦虑,而能看到最新剧情的要求,本来该在购买VIP的那一刻得到保障的。如今,超前点映显然是破坏了这种契约。

这种心情就像是你遇到了黑导游了一样,先用较低的价格让你上车,然后再和你说要想玩得好,就要买东西,补交钱一样。既无事前通知,也无透明可言。

毕竟在观众购买会员时,从没听说过还需要另付费用来超前观看。

这无疑又是一次平台做大后的杀熟行为。

所以,“超前点映”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你又没少看”,而是着实地让原有的会员权益荡然无存了。

更恼人的是,现在看来各大平台似乎打算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之前在《陈情令》播至尾声时,腾讯视频开启了30元超前点播大结局,《从前有座灵剑山》12元即可解锁最后5集,到现在走到了《庆余年》播出三分之一,就要开始点播。

让人不禁怀疑,这样下去会不会有3元看十分钟的操作。

而这种行为还让不少本来在视频网站看正版的人,转而投向了盗版的怀抱。毕竟,能让粉丝们真金白银点播的“爆款”实在屈指可数

如何合法合理地设计VIP及内容付费体系,采用提高会员费、会员分级、还是单集单剧的付费方式?则是腾讯、爱奇艺等视频平台亟需思考的问题。

中经文化产业 《“庆余年”点播付费争议背后》

表里表外 《为什么“腾爱“庆余年””学不会奈飞提价术?》

IC实验室 《“庆余年”超前点播?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的VIP杀熟套路又来了》

娱刺儿 《套娃式收费,爱奇艺“庆余年”被律师起诉》

https://weibo.com/1730308742/Ilbg7x0u8?filter=hot&root_comment_id=0&type=comment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7K4Gm8BMH2_cNUg3sJ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