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门诊送药上门 医疗废物这样处置 居家消毒学会这些

2020-02-07   浙江新闻温州

特殊时期,将如何开展危重病人救治工作,普通市民一旦出现发热的情况应如何处置;察隔离点产生的垃圾如何处理,使用后的口罩该怎样处理;市民选择用酒精进行日常消毒需要注意哪些方面?2月6日,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举行,温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黄晓忠,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委员、副支队长龚承先针对上述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网络门诊可把日常用药送到家门口

夏景林介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省级和市级定点收治危重患者医院,在开展危重病人救治方面将主动派专家下去,医院安排专人每天主动联系区市县。同时,通过网络会诊,排摸、发现这种重危病人。对于发现的危重病人,发现一例转入一例,并对危重病人实行“一人一专家,一天两次多学科专家讨论”。医院已经增排了院领导24小时在院值班,确保工作万无一失。

医院在做好危重病人救治的同时,还妥善安排了日常医疗工作。一方面要满足老百姓的看病需求,另一方面要注意筛查院内潜在的带病毒病人。此外,医院还开通了网络门诊,市民可以通过网络门诊,让邮政快递把日常用药送到家门口。

一旦出现发热的情况应如何处置?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新型冠状病毒在空气中只能存活两个小时,所以防控关键是隔离。但从1月20日到现在,医院的发烧门诊已经看了1000多人,病毒感染的比例是1.88%,所以广大市民按照温州市政府的防控要求去做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医疗废物建立安全处置“快车道”

黄晓忠介绍,他们专门建立了医废处置“快车道”,建立医疗废物专人、专车运输制度,确定35辆运输专车进行运输。目前,温州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有2家,均正常运行,合计处置能力达每天28吨。自1月20日至2日5日,累计实际处置医疗废物337吨,其中处置了9家定点救治医疗机构、33家发热门诊涉疫医疗废物28.68吨。按照目前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运行情况和相关统计数据,温州产生的医疗废物均能全部安全处置。

集中观察隔离点产生的垃圾则按照相关要求,经消毒处理后,设置专用容器,采用专车运输,由温州2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和各地生活垃圾焚烧厂共同承担处理任务。截至目前,温州集中观察隔离点产生的垃圾均能得到安全处理。

对于口罩,他们实施分类处理:医疗机构的口罩作为医疗废物,由医废处置单位收集处置;隔离点人员使用后的口罩,作为隔离点产生的垃圾,经消毒处理后,设置专用容器,采用专车运输,由医废处置单位与垃圾焚烧厂共同处理;广大市民居家出行使用后的口罩,作为生活垃圾处理,建议广大市民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放置于垃圾桶,由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理。

居家酒精消毒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委员、副支队长龚承先在发布会现场介绍了酒精消毒方面的消防注意事项。大家日常使用的消毒的酒精,主要是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其闪点为20℃,若使用纯酒精闪点则为13℃,其爆炸极限为3.3%-19%,也就是说如果在密闭空间内酒精含量达到3.3%-19%时易发生爆炸。

因此,消防部门建议在储备存放时,尽量不要超过500毫升的酒精量(约1瓶矿泉水的量),要密闭,并尽量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同时应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要教育孩子不要玩弄酒精,更不能用火点燃。在使用时,不要喷太多、太浓,喷完后要及时通风,尤其不要对着电器开关,发热电器及有火源的部位喷,如果需要消毒也请将发热电器冷却后再进行。

要特别注意的是酒精不可以用于大面积喷洒,比如小区、楼道、会议室、办公室都不可以用酒精喷洒消毒。小区消毒一般使用5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喷洒消毒。

近期,市民积极响应温州市委市政府25条紧急措施,居家不出门,家庭用火、用电、用气大幅增加。借此机会,消防部门也提醒市民注意居家消防安全工作。归纳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做到“三个三”。

时刻做到“三个清”。一是清厨房,定期清理厨房,让油、纸、布等可燃物远离炉灶等火源;二是清阳台,及时清理阳台上的纸皮、塑料等可燃物,并在外出时关闭门窗,可避免外部火星飞入引发火灾;三是清通道,及时清理和转移楼梯口、通道处的杂物以及电动自行车,并保持安全出口畅通,火灾发生时有利于快速逃生。

记得做到“三关”。一是关电源,不用的电器要及时拔掉电源,如我们平时发现很多手机充电器、电瓶车充电器不充电时也插在电源上,这是很危险的,要及时拔掉。特别提醒的是不要使用“三无”电器产品;二是关火源,也就是使用电暖器时一定要记得关掉,各类火源时要与家具、衣物等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不在电暖器上覆盖晾晒衣物,不使用高危取暖设备,另外不要卧床吸烟、不要乱扔烟头;三是关气源,要记得在燃气使用后及时关闭总阀门,这里指的是总阀门,而不是燃气灶上的开关,不要擅自改变燃气管路,要定期检查燃气软管是否存在老化、脱落、漏气等问题。

注重配好“三物”:一是配备灭火器,能及时处置初起火灾事故;二是配备灭火毯,放置在厨房内,一旦油锅起火,能及时有效处置;二是配备简易自救面罩,为疏散逃生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