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改名”最成功的985高校,曾多次改名,最后获得“国字号”

2019-10-14     学习印记

高校改名是一件关乎学校发展的大事,名字的好与坏,会关于到一所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会影响到学校的生源。因此,高校的每一次改名,都会牵动需求学生、老师以及领导的心。

因为高校改名失败的案例太多,所以现在的高校改名都朝着“高大上”的方向发展,不再标新立异,只求符合学生和家长的胃口。其实,说到高校的改名,大家可以参考一所985高校的做法。这所985高校曾经的名字一般,经过多次的改名,知名度不断提高,最后还获得“国字号”,可以说是改名最成功的案例,比西南医科大学的改名还要经典。

这所学校就是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特色类的985高校,也是为数不多的“国字号”大学之一。如果对中国海洋大学不了解,由学校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所国家级的重点大学,很多学生也会愿意报考,这就是学校名字带来的好处。

中国海洋大学以前是山东大学的一部分,在1959年的时候才独立建校,并命名为山东海洋学院。由于当时山东大学留在青岛的只有水产系、海洋系、生物系等,所以山东海洋学院一直坚持发展海洋学科,并形成自己的优势。当时国家意识到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性,于是就把山东海洋学院作为扶持的重点学校,成为当时中国13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在改革开发后,高校重新得到发展,以前的各类学院都纷纷升级为“大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海洋学院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并顺利入选国家“211工程大学”。不过,当时青岛的知名度可远不如现在,加上当时人们对海洋类的专业不太感兴趣,使得青岛海洋大学的生源质量一直不如意。

进入21世纪,国家的海洋战略开始实施,为了培养更多的海洋技术人才,国家再次扶持青岛海洋大学的发展。因为当时的海洋类高校里面,只有青岛海洋大学的实力最强,水产养殖、海航技术、生物技术等学科,都是处于国内领先的状态。

2002年,青岛海洋大学得到国家的支持,再次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并在第二年成为985高校。笔者需要指出的是,国家在20世纪末就不再允许高校改名时,使用“中国”的两字。比如曾经的北京化工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就多次申请改名为“国字号”的大学,国家都没有批准。

中国海洋大学能够获得批准,是得益于自身的海洋特色以及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学校在海洋和水产等领域的研究水平,走在国内高校的前列,这是获得“国字号”招牌的实力前题。中国海洋大学每一次的改名,实力都会上升一个台阶。这既符合学校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从中国海洋大学的两次改名可以看到,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高校,只要自己的实力够强,改名是非常比较容易。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4eCyW0BMH2_cNUgaLj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