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电厂发电机的“心脏外科医生”

2020-05-06     海报新闻客户端

5月3日,踏着晨光,华能威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检修部电机班全体成员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最近,厂里的5号发电机进入大修期,为了赶在“迎峰度夏”前完成工作任务,电机班的9名成员从4月5日起就开启了加班加点的“无休”模式。

早上7点半,电机班班长丁洪亮和他的搭档丛林提前一小时就来到单位,麻利地换上工作服,手持听针和测温仪,为厂里的设备进行每日巡检。为全厂2000多台电动机和4台发电机进行检查,是电机班每天上岗后的第一项工作。

将长长的听针一端放在前轴承上,一端放在耳畔,电动机流畅、规律的运转声传来,专注地听了几秒钟后,有着26年工作经验的丁洪亮就判断出:机器处于正常状态。再用测温仪测了一下机体温度,也在正常范围内,两人将相关数据一一记录好,向下一台电动机出发。

“给人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我们给机器看病也要通过听、看、摸、测等方式来判断。通过听轴承的声音、测轴承的温度、看它的通风效果、摸它的振动等步骤,判断机器是否健康运行。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走到距离机器几步远的地方就能听出运转是否有问题,这是日积月累形成的经验。”丁洪亮说,这些状态和数据每天都要记录一次,前后进行对比,如果数据有变化,就要及时分析原因。

将所有的电动机巡查完,丁洪亮已走了两个小时。巡检结束后,丁洪亮和同事们的步子却并未慢下来,进入大修期后,电机班的成员也开启了加速模式。班组分成了两队,一队负责电动机的维修,另一队则负责5号发电机的维修,而这也是这段时间班组的头等大事。

来到5号发电机检修现场,眼前的场景十分震撼,一台重达500多吨的发电机安静地躺在现场,几名工作人员就像外科医生,正围着它进行“手术”治疗。经过大半个月的努力,拆解工作已经完成,150多公斤重的转子已被抽离出来,在旁边的空地上摆着数不清的大小零件,粗略估计达到几千个。两名工作人员钻进发电机定子膛内,正在进行通风道齿条松紧度的检查。

丁洪亮介绍,这次5号发电机的大修是一个隐患排查项目,同时,要根据已发现机器存在的设计缺陷进行优化改造,每五六年进行一次。这也是厂里近期的重点项目,班组成员昼夜不停两班倒,也需要45天至50天左右才能完成。直到工期结束,班组成员都不能休假。不过,对电机班的成员来说,这早已成了习惯。

“干我们这一行,‘五一’‘十一’不休假,不过大家伙都习惯了,我们就是干这一行的,做的都是分内的工作,电机班的兄弟姐妹真是没的说!”说起一起工作了多年的同事们,丁洪亮自豪地说。为了在入夏和入冬前做好相关“保电”工作,每年“五一”“十一”假期,他们都要加班加点进行设备检测维修工作。尤其是在“五一”假期,因为夏天用电量大,机房里的温度很快就能达到40℃以上,检修工作更要提速。班组成员只有9名,人手并不充裕,关键时刻,没有一人掉队。

“这台机器开机后,每小时能发60万度电呢。”丁洪亮说,无论过程有多累多苦,经过大伙的努力,发电机开机发电的那一刻,都让他们觉得充满自豪。

关键时刻能冲上前,平日里,电机班也是厂里有名的先锋队。近年来,电机班的成员致力于设计优化创新,他们的发电机转子接地装置改造等项目,为企业生产安全、节约成本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今年,华能威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检修部电机班被授予2020年度山东省工人先锋号的荣誉,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丁洪亮说,未来,他们要继续积极实施“老带新”计划,培养更多年轻员工,将电机班的优良作风一直传承下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t1N6XEBnkjnB-0zdCw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