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春节档,全民翘首以盼,国产电影这次,有什么惊喜?

2019-12-20   乌鸦电影

一周前,一部国产电影的先导预告上线了。不出意料,一下子就上了热搜。


刷屏的人都在说:太久了!终于等到你!


这部电影,名字是:《姜子牙》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这个夏天。


大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留下了一个彩蛋:身披风雪的姜子牙,孤独地坐在天地一片惨白里…


封神宇宙的种种迹象,让人翘首以盼…



在释出的预告片里,我们看到了极具颠覆性的改编:


原本是年迈智者的姜子牙,变成了神似基努里维斯的男神形象。



故事的走向,也变成了封神大战中,姜子牙因故放走了九尾妖狐,违背天命,被贬凡间的故事…



他喊出:用自己的方式,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


很明显,这将又是一个反抗的故事…



《姜子牙》的上映日期,是强敌环伺的2020大年初一。


要想杀出重围,不是易事…


2020年春节档备受瞩目的影片


在乌鸦看来,《姜子牙》的看点,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这将是前所未有的,“众神之长”姜子牙的个人成长史;


第二个,封神宇宙里,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元始天尊、太乙真人、阐教联盟…可能会在这部电影里,初见端倪;


第三个,画面的惊艳程度,不输《哪吒之魔童降世》,甚至于要制作更精美、技术更成熟…


引爆春节档,全民翘首以盼,国产电影这次,有什么惊喜?


光是从海报,就足以一窥,这个团队出色的国风审美…几款先导概念性海报,极具东方神韵…


意象清幽空灵:孤舟、渔翁、残云、飞烟…


水墨晕染出的黑白画面,极具力量感,飘渺宏远…


大面积的留白,营造出苍凉而肃穆的气氛…



近几年的电影领域,绕不开的一个词是:国漫崛起


我们看到了继承了《大闹天宫》血脉的《大圣归来》;看到了根植民间传奇的《白蛇:缘起》;还有《大护法》《大鱼海棠》《罗小黑战记》…


类型多样,制作精良…口碑和票房,都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半年前,现象级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将国漫推到了同时代的巅峰。


这个朋克哪吒,一炮而红,狂卷近50亿票房,成为第一部进入票房前三的动画片。


凭借一脉相承的纯正中国味道,它在这个国产电影莫名凋零的夏天,力挽狂澜,救中国电影于危难之中。


引爆春节档,全民翘首以盼,国产电影这次,有什么惊喜?


有趣的是,尽管在画风上,它和1979年的《哪吒闹海》,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但是只要你稍作对比,就会读懂,新一代的国漫创作者,是如何在继承了中国上海美术制片厂奠定的民族审美基础上,努力表达属于他们的想法与创造性。



比如,《哪吒闹海》里的龙王三太子敖丙,造型来自京剧角色,凶神恶煞,嚣张跋扈。



而《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敖丙,就通过完全不一样的制作技术,将其3D拟人化了。


这个造型,明显要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



事实也证明,这样的改动十分奏效,被粉丝亲切叫做“丙丙”的他,拥有了完全不输哪吒的高人气。


当你认真审视敖丙的形象,这含情脉脉的丹凤眼,单薄飘逸的身形,儒雅有礼的举止…


完全符合中国人一贯以来,对美男子温润如玉的古典取向…



(以下资料来源:《北京青年报》)


《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红后,关于影片的制作花絮,也开始见诸报端…


这也让我们看见了在影片幕后,为国漫崛起奉献了青春的动画人们。



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漫电影,也是目前参与制作的艺术人最多的一个项目,由全国20多家特效团队组成,费时3年合作完成…


全片最初,有超过5000个分镜头,是普通动画的三倍。


最后经过导演挑选,只剩下不到2000个镜头,其中包含了1300多个特效镜头。



作为特效团队主力的红鲤文化,制作了超过23分钟的镜头。


包括在海滩边踢毽子、敖丙接受万鳞甲和最终大战的火焰莲花,都出自红鲤文化之手。


逆鳞飞舞,星光点点,最终都化成了敖丙身上的万龙甲


火莲化冰,这一段戏尤其经典


构思巧妙,制作精良,浓墨重彩的中国风美学,在各种气势宏大的影像镜头下,让人热血沸腾…


而红鲤文化的他们说,参与制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实在吃尽了苦头。



有这样一个细节,角色的毛发制作,往往有小瑕疵,这就需要特效师不怕麻烦、不断修补…


光是龙王的毛发,就来来回回整了十几遍…


引爆春节档,全民翘首以盼,国产电影这次,有什么惊喜?


而这部作品,对于毛发制作的要求,和其他完全不一样。


技术难度,大大翻了好几倍。为了解决问题,他们还花了大力气,开发新技术,来弥补缺陷…


这种动画制作团队不断突破极限,探索创作边界的幕后努力,还不止于此:


比如,电影剧本足足写了66稿,哪吒的形象,设计了100来版;



比如,制作经费不够,导演被迫上阵,兼任动作指导;



比如,制作了五六个版本、共5000多个分镜头,后来还改了近2000多个镜头,分镜师差点被逼疯了;



关于后期制作,还有一个上了热搜的搞笑故事:


在电影里,有一个申公豹长毛变身的镜头。特效公司磨了2个月,还是没能把这个一晃而过的镜头,做出来。


特效师挫败感太强,直接辞职跳槽了…



结果,导演新找的外包公司,恰好正是特效师的新东家。


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兜兜转转又落到了他的手里。


最后,这个镜头,还是被他咬着牙死活磨出来了…


引爆春节档,全民翘首以盼,国产电影这次,有什么惊喜?


当时的微博,全是一边心疼特效师,一边无情地“哈哈哈哈”…


但是,从这个故事,也可以一窥,整个动漫团队精益求精、谨小慎微的职人精神。


正是有了这样的死磕到底,我们才看到了,不同于好莱坞,不同于日漫,中国味道的高品质动画。



现代化的商业动画技术,俨然成为了新一代中国动画人的利器。它让画面更炫了,让表达更自由了,也更迎合了全球化的浪潮。


哪吒骨子里,那种属于中国人的刚烈、不屈,被用全世界都能读懂的方式,表达得淋漓尽致。


引爆春节档,全民翘首以盼,国产电影这次,有什么惊喜?


而明年上映的《姜子牙》的制作,红鲤文化将继续参与制作。


有这样的幕后团队,看来特效质量是不成问题了…



国漫的崛起,不仅是对东方美学的追捧,更重要的一环,在于技术的更迭。


来自西方的电影制作产业,与追求传统神韵的国产动画,并不相悖。


以红鲤文化为代表的一票影像团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人的上进心和野心,也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在技术层面的巨大进步…


而这也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缩影:一代一代的中国电影人,在不断地突破自己想象和技术的边界,让中国电影重回巅峰。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创作者,可以用这些成熟的技术,做出更好的故事…让画面的表达,更有冲击力,更有戏剧张度,也能更吸引观众,走入电影院…


12月22日下午2点,红鲤文化的主美张毅将前往上海西岸艺术中心,在“新影像·不止所见”——手机影像艺术展的现场。


分享精彩的国漫创作背后的故事,聊聊国漫与科技那些事,探讨中国的美学教育又将如何发展。



除了《哪吒》主美张毅外,这场活动,也是大咖云集。


新裤子乐队的彭磊和庞宽、演员肖央、纪录片导演林子路、新锐导演导演麦子、摄影师王源宗…优秀影像人、艺术家、摄影师,将济济一堂,一起分享他们对于影像的见解…



更令人动心的是,你可以参与各式各样沉浸式的影像实验:


像素迷宫、深镜隧道、东局子礼堂、荧光花园、像素Disco、露天影院、我们的时代…十个形式各异的影像展区,感受影像的“不止所见”,全方位享受逼格满满的声色盛宴…



一直以来,科技都在丰富着人们记录、表达、创作的方式。


摄影,从黑白到全彩,从大块头机器到小巧的手机…


电影,从默片到有声影片,从胶片到数码…


国漫,从白布手绘到巨幕3D,从沉寂到崛起…


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看到,在科技的帮助下,国产动画能真正重回巅峰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