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眼中的油企:为什么“三桶油”坐拥地板价,股价却是一直不涨,现在抄底持有到牛市能赚钱?

2020-05-03   投资快报

坐拥1370亿美元现金,巴菲特何时出手抄底?

被问及为何伯克希尔哈撒韦没有像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一样给企业提供财务支持时,巴菲特表示“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有吸引力的东西。”

不过,巴菲特依然表示,现在还是买入股票的好时机,但要做好长期应对疫情的准备,可能买了还会跌。“我们依然愿意做一些非常大的事情,比如300亿-500亿美元的交易。”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原油生产未来几年会显著下降,因为需求大幅下降,20美元一桶油价是让油企没办法进行下去的,钻井活动都会下降。不知道未来油价是不是会显著增长。产油企业的未来无法预测。

中石化董事长表示,集团已做好打持久战准备;

中海油董事长表示,要充分做好长期应对低油价的思想准备。

事实上,当下油价大跌的确是一场场持久战。据高盛报告预计,未来3-4周全球库容可能会达到极限,原油继续暴跌可能重现,市场波动的范围可能更加广泛。除非页岩油生产商马上大幅削减产量,否则负油价难以避免再次出现。

4月26日,中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表示,认为低油价将持续1至3年。“低油价将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这不是疫情导致的低油价,而是根本供需关系导致的。”

坐拥地板价,为何还哭惨?

中石油是国内最庞大的石油上游勘探企业,但下游业务相对较少,“头重脚轻”。在国际超低油价背景下,国内庞大的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就转变为沉重的成本负担:油田面临“采一桶亏一桶”的窘境。而对于国内基础能源行业而言,不能“说停就停”,在压缩成本支出的同时,也要坚定不移执行增储上产任务,保障国计民生。

至于为何40美元/桶的地板价仍无法阻止亏损,成本高企是其根本原因。鉴于我国“多煤少油”、勘探难度大的现实国情,国内大部分油田的盈亏平衡点是50—60美元/桶,远高于40美元/桶的地板价。

巴菲特眼中的油企——未来无法预测

如果油价一直处于低位,将会有大量不良能源贷款,而且将无法想象股权持有者会遭遇什么。没人知道油价会走往何处,17美元,25美元都有可能,没有人能预测未来的状况

除了油企,巴菲特还看空报纸业和汽车业。巴菲特表示,疫情导致某些行业进一步衰退,也许这些行业里面的顾客会有其他的消费习惯,不再使用这些产品了,零售业现在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行业以前就有过问题,现在他们的问题更大。比如说报纸业,我们现在增加了更多报业的投资,而且帮助他们偿还债务。但现在报业,在疫情之前,他们的广告、销售量、发行量都已下降。在疫情之后,加剧了这个情况,情况更为严重。汽车业也是一样,现在对汽车业的影响,这些卖汽车的汽车商也不会在报纸上做广告了。所以,以前这种情况就在发生,现在只是这个情况强化了、严重了。

了解上市公司财报,重点需要看这三个指标

第一,看营收和净利润,净利润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业绩,有净利润才能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利润是支撑上市公司价格的核心,看财报重点看净利润的变化,是增长了还是下降了,增长或下降的幅度是多少。买股票其实是买预期,用市值以净利润的比值可以得到市盈率估值,然后再根据估值和行业估值均值进行比较,得出高估还是低估的判断,再结合净利润的增长率去判断未来的估值预期。除了净利润,营收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营收继续增长,净利润才能继续增长,如果营收持续增长,净利润不佳,可能只是短期业绩波动,但如果营收大幅下降,则要非常小心。

第二,看现金流,一家公司经营就会产生现金流入,如果公司营收持续增长,但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入现金远远低于营收,则说明现金流不健康,很可能有财务造假的嫌疑。除了看销售商品与提供劳务现金流入外,还需要看金流净额,是否与净利润相匹配。如果净利润很高,但现金流净额跟不上,说明公司赚的利润都只是账面利润,没有真实的资金流入公司账户,可能存在财务造假,也可能有大量的应收账款,这些都是财务安全的隐患,一家优秀的公司需要充裕的现金流支持。

第三,看资产负债率,公司要发展壮大,必然是需要负债的,这是公司上市并借助资本市场不断做大的重要因素,但资产负债率如果太高了要小心,公司有很大的偿债压力,一旦经营碰上问题,无法偿债会发生违约,甚至可能会因此被发起清算,直接把公司压垮。不同的公司,资产负债率是不一样的,一般重资产类公司资产负债率要较高,而高周转率的公司及轻资产技术公司资产负债率则相对较低,在负债组成中,重点需要关注短期负债,这是最大的偿债压力。

这三个指标,就是最重要的指标,对于很多对账务知识并不是很了解的股民来说,可以较为直观的了解一家公司基本面的情况。

目前A股,选股和去留时机怎么决定?牢记这9张思维导图,你就超越了95%投资者!

下面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导图总纲、k线、均线基础、切线、指标分析、选股、板块轮动以及股市中的各种骗局,希望能给大家来个股票知识大梳理,更多更具体的投资干货知识分享,敬请关注越声情报后面将会为大家一步步分享!

(注意:以下图片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图片,这里会被压缩了)

1、股市导图总纲

2、K线基础

3、均线基础

4、切线基础

5、指标分析

6、统计分析

7、选股方法

8、板块轮动

9、股市中的各色骗局

温馨提示:由于版面有限,如果看不清图片或喜欢小编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情报(ystz927),更多后市操作及股票技术分析方法等你来学习,干货源源不断!

股市中最不会说谎的指标:成交量

成交量的表现形式

缩量:

市场交投表现为相对比较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认同较高。

而他一般是与前面的成交量相比较而得出的一个增减概念。

放量

市场交投变现开始活跃,投资人对后市分歧慢慢加大,对后期走势认同度降低。

天量

是放量的一种极端表现形态,市场交投活跃,成交量创出较长时间段内的最高水平。

地量

是缩量的一种极端表现,市场交投清淡,成交量创出较长时间段内的最低水平。

量能动力分析

1、量能大+涨得多=继续大涨;

2、量能大+涨得少=注意反转;

3、量能小+涨得多=注意反转;

4、量能小+涨得少=继续小涨;

5、量能大+跌得多=继续大跌;

6、量能大+跌得少=注意反转;

7、量能小+跌得少=继续小跌;

8、量能小+跌得多=注意反转。

抄底——“宁可错过也不做错”

这种交易思维的表现有两种:第一种是不成熟的交易思维,表面上看是过于追求完美交易的表现,实则是失败者的表现之一,这类交易者认为市场是可以被超越的。

交易者担心做错,过度的表现就是畏首畏尾的,一会担心被市场忽悠而过早入市,一会又担心接到最后一棒。事实上交易世界没有永远的完美。试图逃避错误,也将失去机会。

人性在投资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很多投资者看了几本投资的书籍,了解了一些金融知识,知道了K线,均线和一些指标就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投资技术,就开始信心十足的准备在投资市场赚钱了。

据我所知目前全球顶尖的投资人士,好像没有一个单凭技术分析而在投资市场获得巨大的成功!就连技术分析的鼻祖约翰墨菲恐怕也只是在讲授技术而已,他没有讲授人性在投资市场所起到的作用。

给股市新手的5大建议:

1、持有的股票不要多

很多散户资金不多,但股票却不少。少则4~5只,多则7~8只,说是鸡蛋不能放一只篮子里,是为了分散风险。其实不然,以少量的资金持有很多种股票,风险是分散了,但是收益也分散了。拿着很多种股票所产生的效应是跷跷板现象,会顾此失彼,操作难度加大。

打一个比方,如果像韦小宝那样娶了八个老婆,能顾的过来吗?因此建议持有股票不要超过3只,资金少的精选1~2只就可以,集中火力,集中精力,胜算的概率较大。

2、买卖股票的诀窍

买股票要忍一忍再买,逢低买,分批介入逐步买入,千万不要做一锤子买卖,那样就没了回旋余地了。如果股票涨到了高位,抛出要果断。适当学习一点技术,但不要过分依赖技术,很多K线都是庄家画出来的,骗你没商量。

3、千万不要满仓

现金为王永远不会错,在前阶段冲击3000点“元宵行情”的期望中,看到很多散户信誓旦旦都满仓待涨,现在回过头来看,的确是非常危险。如果你有100% 的把握,当然可以满仓。但是在股市里谁有100%的把握呢?除非你是庄家,那也就不是散户了。满仓的好处是赚的多,坏处是如果股价下跌,亏的也多,并且没有了回旋余地,要么满仓缩水,要么割肉没商量。

4、只要赚就是胜利

新股民刚入市不要期望太高,首先要在乎的不是赚多少,而是避免亏损。每笔交易不管赚多少,只要赚就是胜利。股市里经常会有神话出现,也有很多股神出来,不要去羡慕别人赚多少,把握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5、投资股票要有平常心

不要失去平衡,看到其它股票涨,自己的股票天天横盘,于是便把自己的股票换入强势股中,可是刚刚抛出的股票却开始飞涨,这就是失去平衡的表现。想赚快钱并不是坏事,但是如果每年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你的速度一定比天天抓涨停要快很多。假如心里失去平衡后,你的脚步可能就会乱,操作可能会经常失误。

市场见底九特征

市场的长期运行趋势,都是由其自身力量形成,一般的外界因素改变不了其长期趋势。但市场的运行又有其特征,不同时期有不同特征,特别是在顶部和底部这些特殊区域,某些特征甚为明显。根据以往的经验,市场要形成最后的底部,必须满足以下几点特征:

1、市场上悲观情绪弥漫。历史上每一次最后的底,无一不是在绝望中形成的。市场情绪越悲观越好,没人愿意谈股票最好。就像2005年,一说炒股票,人家就说“这东西没法玩”,这样就对了。

2、必须出现大量的低价股。市场只有经过充分的下跌,才会有未来上涨的空间。而市场经过充分下跌的特征之一,就是出现大量5元以下的低价股。

3、新股暂停发行或者放缓发行。在一个明显的下跌市当中,场外资金一般不会轻易进场。新股的过度发行,势必会对场内资金造成抽血现象。不输血只抽血,市场能不跌吗?

4、绩优股和强势股出现补跌。市场下跌的上半场,由于人们还处在上涨的幻想当中,这时候还会出现不少牛股,一些稳健的投资者也会选择白马绩优股准备长期持有。当市场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下跌,人们开始觉得上涨无望的时候,纷纷开始离场。这时候强势股也会一下子失去了上涨的动力,纷纷出现补跌。

5、管理层直接或者间接出面护盘。几乎每一次底都会伴着管理层的护盘动作,如降印花税、汇金直接进场买股票等等,所以中国股市才有政策市的说法。

6、整体市盈率15倍以下。A股整体市盈率出现15倍以下的也就那么几次,几乎每次都是底。

7、指数必须在底部出现连续杀跌。股市上有句老话,老股民怕阴跌,新股民怕回调。阴跌,虽然说明承接盘无力,但还是有承接盘。连续的杀跌把最后的承接盘都杀死了,市场才会反转,所谓多头不死,空头不止就是这个道理。

8、必须出现1元股。过往,A股的每一次大底,都会伴着不少的1元股。据统计,2005年大底的时候,两市的1元股超过50只;2008年大底的时候,也超过80只,目前还没有。

9、ST板块出现大幅补跌。A股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ST板块经常会跟大盘指数形成一种跷跷板的效应。在大盘下跌的前半段,ST板块经常成为逆市奇疤,但在大盘下跌最后阶段,ST板块出现迅速补跌。

以上是市场以往在形成最后的底时所出现的一些市场特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情报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