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考上985却因玩手机被劝退 暴力制止玩手机,也可能毁了孩子

2019-10-26     兜妈爱叨叨

兜妈曾听朋友讲过发生在她身边的一个真实事件。

王女士是浙江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中老师,老公陈先生是一名律师。

夫妻俩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都认为孩子从小就要严格管教,从根本上遏制孩子染上坏习惯的一切可能。

他们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被严格管教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被安排上最严格的学校,杜绝一切社会媒体和电子游戏。

孩子“不负众望”,考上了江苏省的985高校,南京大学。

亲戚朋友纷纷庆贺,王女士和陈先生也是十分开心,多年的严格教育总算没有白费。

没成想,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孩子竟回来了。

更让王女士和陈先生不能理解的是,孩子是被学校劝退回来的。

这是为何?

想问问孩子什么情况,和孩子好好谈谈,可是孩子根本不愿意搭理他们,一句话也不说,就只一个人待在房间玩手机。

看到孩子苍白的皮肤,乌黑的眼圈,瘦弱的身体,夫妻俩感到十分恐慌,难道孩子遭遇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吗?

两人联系了学校老师和同学,才知道了原因。

原来,孩子在学校住宿舍的时候,受室友的影响,玩起了手机电子游戏。

室友是按时按点的玩,而他却因为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一经接触,便很快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从此经常通宵玩电子游戏,玩手机到天亮,就连在课堂上也控制不住“玩瘾”。

最后因多门功课考试挂科被学校劝退。

在过于严格的管理下,孩子玩耍的欲望一直得不到释放,从小到大除了学习又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和活动,一旦找到一个缺口,欲望便无法控制。

上了大学,父母不在身边,无法再严格管教,没了约束,孩子就会“放飞自我”,最后沉迷手机,沉迷电子游戏误了学业。


所以说,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完全禁止,一点不接触反倒因为压制了孩子的欲望而害了他。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从小就可以放任孩子玩手机呢?

当然也不行。

过度使用手机损害孩子健康

1. 损伤孩子脑神经

孩子与成年人的生理形态和生理构造不完全相同,手机这种无线电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孩子神经系统的伤害远远大于成年人。

美国克莱蒙费朗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相关测试,测试结果发现,由于儿童颅骨的厚度较低,相同的玩手机时间,儿童的大脑要比成年人的大脑多吸收60%的电磁波。

过度接触电磁波辐射对孩子的健康状况和认知能力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不仅如此,过量接触电磁波辐射还会增加孩子出现哮喘和白血病等疾病的发病概率。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发布了一份有关“长期玩手机儿童大脑的变化”的研究报告。


研究数据显示,过度使用智能电子产品的儿童,大脑皮层会有过早变薄的迹象出现。

报告还显示,每天盯着电子产品屏幕超过2个小时的儿童,语言和推理考试的表现都普遍较差。

2. 增大孩子抑郁症患病概率

纽约大学心理学家及教授Adam Alter指出,一直暴露在电子产品屏幕前,不仅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压力,也会使得生活不开心。

花费在手机上面的时间越多,就会变得越宅。长期宅在家里,再加上沉迷于手机的孩子与父母和朋友的沟通交流减少,患抑郁症的概率就越高。


长期玩手机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有更大的造成抑郁症的风险。

3. 引起孩子睡眠紊乱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健康机构曾经做过一项研究。

将10个孩子分别带入两个房间,其中一个房间的孩子看电视后睡觉,入眠用了28分钟,另一个房间的孩子玩智能手机后睡觉,入眠用了39分钟。

看电视当然也不利于孩子入睡,但结果显示,玩智能手机会使孩子入睡更加困难,引起孩子睡眠紊乱,进而引起孩子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4. 造成孩子近视或假性近视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经做过相关报道。

目前,我国小学生近视比例达到45.7%,初中生的近视比例达到74.4%。高中生的近视比例是83.3%,大学生的近视比例则高达87.7%。

这些数据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相关调查还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高居全球第一。

完全不接触也不行,过度接触也不行,到底怎么办才好?

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1. 让孩子正确认识电子产品

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爸爸妈妈尽量不要在宝宝面前玩手机。

如果宝宝对手机很好奇,爸爸妈妈可以给他示范打电话、拍照片、发语音等,让孩子对手机的用途有个正确的认知。

对于3~6岁的孩子,父母尽量不要安装游戏、视频、音乐等各类容易吸引孩子的娱乐APP。

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自制力不够,很容易沉迷上瘾。


如果孩子想玩玩手机,可以给他拍拍照片、翻翻相册等,孩子觉得没多大意思也就不会再玩了。

对于7~18岁的孩子,他们已经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也会比较叛逆。

所以如果这个时期的孩子爱玩手机,父母不要说:

“再玩就不要你了。”

“不让玩就不让玩,手机没收。”

“不许玩了,现在立马去写作业!”

等此类的话,会引起他们的叛逆和反感,影响亲子关系。

父母应该采取引导的方式,堵不如疏。

更好的做法是与孩子商量每天玩手机的时长和次数,在约定时间范围内玩。


话语上要尝试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比如说:“我知道这个游戏很好玩,但是你的作业要完成呀,等这局玩完了,就去写作业好不好?”

2. 培养孩子电子产品以外的兴趣爱好

很多孩子之所以会玩手机成瘾,就是因为除了玩手机,看电视,平时在家好像都没有其他别的事情可以做。

看电视没意思,就只好一直玩手机了。

所以,除了电子产品,爸爸妈妈可以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活动和其他的娱乐活动。


比如说:学习绘画,练习书法,或者玩积木,学下棋也可以,周末带孩子去爬山,去野炊,游泳,骑车,以及一些其他的亲子游戏和活动等。

有了广泛的兴趣爱好,孩子就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就不会因为太无聊而沉迷手机无法自拔。

3. 培养孩子自律

其实,手机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如果正确利用能够帮助孩子学习进步,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关键还是在于使用的人如何使用。

对于自律的孩子来说,他们能够正确看待手机,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即使平时也会想要玩电子游戏,刷抖音,但他们能够给自己规定时间。

在规定时间内玩,到了时间,就赶紧放下手机,去写作业,背英语或做其他的事情。


既能享受手机带来的乐趣和好处,又不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和生活。

所以,与其禁止孩子玩手机,不如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有一个良好的时间观念,又有自制力去严格执行,相信孩子不会把太多时间浪费在手机上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gBLCm4BMH2_cNUgFus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