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照片的风格,给人一种恬静、安详的感觉。
整体画面的色调淡雅明亮,色彩朴素清淡,饱和度低,
注重对光影的处理,有时会用大光圈刻意制造虚焦的效果。
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适合调成日系色调,
究竟什么样的照片才适合调成日系色调呢?
今天,客书就跟小伙伴们分享分享。
下面我们就选取一张照片,来分析一下日系色调的调色步骤。
1
分析照片。照片整体亮度不够,人物和周边的环境颜色都偏灰,整体颜色偏黄。
ISO300 f/1.8 1/8000s
2
调整曝光度和对比度。画面整体偏暗 ,所以先提高曝光度 ,加一点对比度,得到一张曝光正常的照片,加对比度可以减少灰度,使画面的层次更加清晰。
因为是儿童拍摄,我们想要呈现日系清新明亮的效果,所以画面的亮度可以再亮一些。
3
调整白平衡。现在我们来调试画面的色温。分别试下加、减色温后的效果。
色温为4250K
如果想要一个干净明亮的色调氛围,可以选择整体画面偏冷一点的效果,即色温4250K。
色温为5575K
4
处理人脸的欠曝区域。调好基础暖冷色调之后,接下来是细节地处理。
因为人物的脸背向阳光,所以有点发暗,受光的胳膊和腿部则稍稍曝光过度,我们可以通过调节高光和阴影来进行改善。
除了高光、阴影,白、黑色阶也可以调整亮部和暗部,其实在Lightroom里还有一个小工具特别实用——局部刷子。
就像化妆里的高光棒和阴影刷一样,十分方便,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想刷哪里刷哪里。
找到这个小刷子之后,我们就可以“化妆”啦。
局部变亮(脸部)
这个小刷子的功能比较强大,不仅可以调节明暗,几乎所有的功能它都能调节。用刷子刷出一块区域之后,这些滑块都是可以进行调节的。
5
调整个别颜色。处理完细节处的曝光之后,我们就要对个别颜色进行修色了。这个得看你个人对颜色的喜好和感知。
我平常的习惯是将绿色中的黄色减少一些,饱和度也降一点。
人的肤色通常通过橙色、红色来调整
6
降低色彩饱和度。将色彩饱和度稍微降一点,可以使整个画面更加干净清淡。
7
二次构图。调色完之后,我们再来看下构图,这张原图的构图没有太大问题。
但是右边栏杆露了一点出来,还是将它裁掉画面看上去会比较干净。这一步也可以放到操作的第一步去完成。
Lightroom的剪裁功能很好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照片比例,也可以输入自定值选择自定义。
通常我还会再在Photoshop中打开照片修饰下人物的皮肤,但是小孩子的皮肤我没有做处理,就保持他们原本真实、自然的模样。
学习后期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知道面对不同的照片要用什么样的思路去处理。
如果单纯地生搬硬套预设,是不管用的,我们要学习的是思路和方法。
因为每张照片都是不一样的,是每一个场景、光线、气温、人物等所有的一切结合起来的独特产物。
本文节选自以下图书,可点击文末了解更多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