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有四大天师,分别是张道陵、葛玄、许逊和萨守坚,其中萨守坚的事迹最为传奇。
萨守坚被称为萨真人,号“全阳子”,宋朝西河郡人,出生于北宋末年,早年不是一名道教徒,似乎也不像其他三位天师那样,从小痴迷道家学说。他之所以成为道士,是因一场偶然的事故,迫不得已。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萨守坚早年是一名医生,医术精湛,但不幸的是,有一次他老马失蹄,误用医药,导致病人撒手人寰。因医死人,萨守坚在医学界顿时声名大臭,加之良心受到谴责,实在混不下去,只好弃医从道。
也该他与道家有缘,从医多年,萨守坚成就有限,但甫一入道,便有幸遇到神霄派创始人王文卿、林灵素及龙虎山三十代天师虚靖天师张继先三位道教大师,而且三位大师均对他十分欣赏,分别赐予咒枣术、扇疾术和雷法三门技能。
萨守坚依照大师的传授的方法试验,皆一一应验,由此,萨守坚犹如脱胎换骨一般,迅速成为一代道教高人。其后,萨守坚不忘当初行医悬壶济世的初衷,利用三位大师所传之法,救护世人,渐渐深受百姓爱戴,门下弟子也越来越多。
随着不断地潜心修行,萨守坚的境界也越来越高,以至于身体出现神奇的逆反现象,“发白反黑,齿落更生”,越老越年轻,越老越精力充沛。据民间讹传,萨守坚活了很久,最后得道成仙,飞升向天。
当然,成仙之事,不足为信。但萨守坚去世后,他的故事仍在民间流传,人们将他尊为道教天师,并在道观中为他塑像,祭拜求福。同时,萨守坚的形象,也不断出现在民间评书和小说中,这无疑影响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
吴承恩在写作《西游记》时,无疑想到了萨守坚这位道教天师,于是将他写入小说中,还给他配了一位法力高强的徒弟。
这位徒弟法力之高,与孙悟空不相伯仲。而且,他不仅法力高强,地位也极为显赫,为道教五百灵官之首,也是明代享受国家祭祀的一位重要道教神仙。那么,这位高徒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正是大闹天宫时,将孙悟空挡在凌霄宝殿外的王灵官。王灵官原名王恶,本为湘阴浮梁的庙神,但却是一位恶神。他喜欢吃童年童女,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对他极为憎恨。后来,萨守坚路径此地,为民除害,用飞符火焚,将王灵官烧成火眼金睛。
王灵官不敌萨真人,但又很不服气,于是向玉帝告状。玉帝不知出于什么目的,赐王灵官慧眼与金鞭,准其阴随萨真人,察有过错,即可报复前仇。然而,王灵官跟随萨真人多年,却始终无法找到其过错。因此,他渐渐被萨真人感化,决定洗心革面,于是拜萨真人(此时萨守坚应已成仙)为师,改名王善,从此弃恶从善,终于成为五百灵官首领。
萨真人能将本为恶神的王灵官感化为善神,可见其修为境界之高。其实,萨真人本身也不是完美之人,正如前面所说,他从医时医死了人,铸下大错,可即便如此,他仍然成为一代道教天师。这无疑告诉我们,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所谓圣贤,不是从来不犯错误,而是有错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