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益提高,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心血管病已成为我闻人口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尤其是近多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处于上升趋势。血脂异常主要损害心血管系统健康,导致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疾病,也称之为缺血性心血管病。同时,血脂异常与诸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亦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血脂异常的预防措施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3个现象出现,警示血脂已严重“超标”!
(1)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时,因为体内胆固醇含量过高,会有关节疼痛的表现。这是因为过多的胆固醇形成一种叫做“黄色瘤”的肿块,出现在关节里而引起关节疼痛,但只有在血中胆固醇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有这种情况。
(2)饭后2小时左右出现的背部疼痛。高脂血症通常没有什么自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三酰甘油值超过2.26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可能会于饭后2小时左右出现背部疼痛,这时病情有转化为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
这也说明了血中中性脂肪含量在不断地升高,这跟饮酒和吃富含脂肪的食物有很大的关系。胰腺在胃的后方,饭后2小时食物到达十二指肠时,胰腺的分泌功能最旺盛,这时若发生胰腺炎则表现为背部疼痛。因此,如果饭后2小时左右疼痛,应该怀疑为胰腺炎,及时去做血脂方面的检查。
(3)有时出现黄色瘤症状的表现。黄色瘤中最常见的是眼睑内侧略呈黄色的小颗粒,称为“眼睑黄色瘤”。在老年人群中发现黄色瘤并不一定是高脂血症,但如果40岁以下的年轻人出现黄色瘤,就可能患有高脂血症,应该立刻做详细检查。
由于高脂血症的发病是一个慢性过程,患病程度较轻时一般没有症状,较重的会㈩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胸痛、心悸、乏力、不能说话、口角歪斜、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有时还会直接威胁到生命。
清血管牢记1补3协调,血脂稳稳降
1补
补充营养素对于高血脂人群是最基本的治疗途径,绝大多数高血脂是由于体内缺乏不饱和脂肪酸这类营养物质,才会导致人体摄入的饱和脂肪酸无法被分解排出体外。建议日常多补充月麻亚酸类的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明显降低食源性高脂血症的血脂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程度,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很多研究表明,它能显著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可减轻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既可获得基本的营养素,又可增加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黄酮类物质的摄入,同时起到营养和保健的功效。
1协调——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很多研究报道,高脂血症、、冠心摘等与膳食纤维摄入足也有关系。膳食纤维主要是指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似在人体人肠丨被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多糖物质,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很多研究结架显示膳食纤维对血脂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溶性膳食纤维等可打效抑制高脂膳食引起的血清、水平的升高作用、,也有研究显示,复合膳食纤维降血脂的效果优于单一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主要通过减少膳食中胆固醇吸收、促进胆固醇转为胆汁酸、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排泄等机制影响血脂。
2协调——戒酒
据文献报道,饮酒可通过改变血脂、凝血因子及炎性标志物的水平来影响心血管病的发生对生活方式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酒精摄入量是中年男性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随着饮酒量的培加,血脂异常危险度增加。
3协调——运动
长期有氧耐力运动可以导致人体各器官系统发生适应性改变,提高肌肉蛋白酯酶活性,加速脂肪的分解,抑制肝脏脂肪合成,从而改善体内脂肪状态。目前在心血管、内分泌、呼吸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体系中,运动处方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耐力运动是运动处方的基本手段,运动干预需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进行有氧运动每次持续15min以上,并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