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的 iPhone(如无特殊说明,均指每年下半年发布的 iPhone 数字系列),比以往来得稍晚一些。北京时间 9 月 16 日凌晨一点,苹果将举办秋季新品发布会,第一款 5G iPhone 可能登场。
和往年一样,新 iPhone 还未发布就已经被爆了个精光:外观回归 iPhone4 设计,相机搭载 iPad Pro 同款 LiDAR 激光雷达,屏幕刷新率达到 120Hz,处理器为全球首款 5nm 工艺芯片的 A14,支持磁吸无线充电,电池全部缩水几百毫安,取消附赠充电器和 EarPods…… 将会有 4 个版本的新 iPhone —— iPhone 12、iPhone 12 Max、iPhone 12 Pro、iPhone 12 Pro Max。
从配置上几乎看不出 iPhone 12 有任何亮眼的创新之处,反倒是缩水的电池和取消附赠的充电器、EarPods 又一次把苹果的小心机展露无遗。
根据爆料,去掉配件后的 iPhone 12 起售价最低可能将在 5000 元以内,即使不算上某电商平台的 " 百亿补贴 ",这也将成为近 3 年新 iPhone(数字系列)的最低价。
考虑到安卓厂商正趁着 5G 浪潮来了波大涨价,其间苹果还推出了一款 3299 元起售的 iPhone SE,更显得在 " 低价 " 边缘反复试探的苹果,似乎铁了心要做 " 性价比 "。
不过,即使 iPhone 一降再降,恐怕很多人仍然不会认同苹果有何性价比可言,尤其是安卓用户。因为同价位下,低价 iPhone 在配置上实在乏善可陈。
以今年 4 月发布的 iPhone SE 二代为例,3299 元对比同价位的 Redmi K30 Pro,iPhone SE 在屏幕刷新率、内存大小、网络制式、电池容量、充电功率等多方面均大幅落后,唯有 A13 芯片和苹果的品牌能略微支撑起这个价格。真要和安卓比性价比,低价 iPhone 可以说毫无胜算。
iPhone SE 二代
iPhone 的性价比只能对比苹果自家。从 iPhone 11 系列能有所窥探—— iPhone 11 起售价 5499 元,而 iPhone 11 Pro 是 8699 元,iPhone 11 Pro Max 是 9599 元,在保留核心配置和 iOS 体验的基础上,3000 多元的差距证明这的确是款 " 性价比 " 机型。iPhone SE 在这方面更为彻底,在保留 A13 处理器,阉割屏幕、电池、相机、面部识别后,价格又降了 2000 多。
2018 年是 iPhone 降价的开始,巧的是苹果在这一年的第四季度宣布将不再公布 iPhone 的具体销量。虽然苹果的解释是销量无法反映 iPhone 的真实营收,但 iPhone 出货量陷入停滞已是不争的事实。
2017 年 2.15 亿台成为 iPhone 出货量顶点,随后便开始走下坡路—— 2018 年出货量 2.08 亿台,2019 年为 1.96 亿台。低价 iPhone 有挽救销量的意味,但也并非全部,否则苹果也不会每次只发一款低价 iPhone 了。
根据 ZAKER 科技统计,从 2014 年开始,iPhone(最低配版本)首发价从 5299 元一路上涨到 2018 年的 6499 元,随后去年大降千元到 5499 元,今年则大概率在 5000 元左右。而同期三星 Galaxy S 系列从 5299 元上涨到今年的 6999 元;华为 P 系列从 2999 元上涨到 4199 元;小米数字系列则从 1999 元涨到 3999 元。
(注:价格均为各系列最低起售价,新 iPhone2020 年售价为爆料预估价)
2014 年,彼时 HTC 和索尼已初显疲态,华米 OV 则格局未现,苹果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几乎只有三星一个对手。然而到了最近两年,凭借多年技术积累和 5G 助推,华为、小米、OPPO、vivo 也纷纷站上 5000 元关口,并且开始在屏幕、网络制式等方面领先 iPhone,猛烈冲击苹果的舒适区。
所谓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安卓全面上侵,苹果的应对之策是下潜——没有亮眼的技术,就用品牌和价格战袭扰安卓的固有领地。
苹果对自己的 " 性价比 " 非常自信,今年 5 月时库克称," 用户对 iPhone SE 的反响很强烈,这是我们目前性价比最高的 iPhone。" 他表示,iPhone SE 的主要客群来自两方面,一是喜欢技术不妥协的小屏手机爱好者,二是从 Android 转投。不仅从价格上抢占安卓用户,连极少数的小屏用户也不放过,一反苹果此前的高傲姿态。
从战略意义上来说,低价 iPhone 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保销量以及拖住安卓的进攻脚步。
前者已经得到初步印证,根据 Counterpoint 的数据,iPhone XR 和 iPhone 11 分别包揽了 2019 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行榜的冠亚军,而这两款都是各自系列中最低价版本。
至于后者,暂时难以量化评估。不过从苹果每年只推出一到两部低价 iPhone 也能发现,苹果的进攻动作并不强烈。
对于一家超 2 万亿美元市值的巨无霸公司来说,不管降不降价最终还得看能不能挣到钱。低价 iPhone 可能降低了苹果的硬件利润率,但他们也有更高级的赚钱方法。
2017 年初,库克曾表示,到 2020 年时苹果将会把服务业务的收入扩大一倍到 480 亿美元。彼时 iPhone 正值销量顶点,售价依然高企,苹果扩大服务收入的策略还不明显。
到了 2019 年,库克直言,苹果希望通过降低 iPhone 价格来扩大服务规模。从这年开始 iPhone 开始大降价,iPhone 11 相比上代直降千元。在销量陷入停滞的现实下,扩大服务收入成了稳定营收增长的不二选择。
苹果可能拥有目前最好的移动端生态体验,这点恐怕少有人怀疑。iPhone 作为苹果生态最好的载体,降价无疑是降低 " 准入 " 门槛的最好方式,一旦用户进入苹果生态,想赚你的钱就没那么难了。
据 Sensor Tower 统计,今年上半年,App Store 通过应用内购买、订阅、高级应用、以及游戏获得了 328 亿美元的营收,较 2019 上半年的 263 亿美元增长了 24.7%。作为对比,Google Play 商店的同期预估总收入仅 173 亿美元。如果算上用户数,App Store 的用户平均付费价格远高于 Google Play,而 App Store 的每一笔收入都需要上交 15%-30% 的 " 苹果税 ",这些都源源不断地为苹果贡献着收入。
此外,在音乐服务 Apple Music、新闻服务 Apple News、云游戏服务 Apple Arcade、金融服务 Apple Card 、电视流媒体服务 Apple TV+ 等各类苹果自家生态服务的加持下,今年上半年,苹果的服务收入达到 265 亿美元,完成 480 亿美元的目标基本板上钉钉。
低价 iPhone 降低消费门槛,待用户进入后再用苹果服务进行收割。进而凭借苹果的生态体验,刺激用户购买 iPhone 的附加设备,扩大 iPad、AirPods、Apple Watch、HomePod 等硬件销量,苹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软硬件结合的联合收割方案。这就是 iPhone 的 " 性价比 "。
就像享受小米的性价比,就要忍受它的广告;享受低价 iPhone 也要做好被收割钱包的准备。
ZAKER 科技出品
文 / 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