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咱尤溪农民真“新潮”!种田都玩起高科技……

2019-10-22   福建微尤溪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从一粒稻种到一粒米,我县的水稻生产已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传统农业也逐步向现代化农业迈进,农民身份更是有了大转变。

记者 杨紫荔:我现在来到的是台溪乡的清溪村,这里不仅有万亩的茶山,还有千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基地。近年来,我县依托稻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这样的龙头型农机中介组织,将全县的水稻全程机械化进行推广和示范,为农民种植水稻带来了“福音”。

眼下正值水稻收割的繁忙时节,各类农机开始“大显身手”。稻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忙着对收割机进行调试,确保每一次的水稻收割的高效率。

稻丰农机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郑世宽:以前我们种几亩地是忙得不可开交,现在我一个人可以种了几百亩地,也更轻松。比如种子如果收割进来,必须在4个小时之内要烘干。现在我们用机械化烘干,可以大规模地去做,省力,而且还提高了效率。

全程机械化不仅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也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洋中镇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传统农业的升级转型,机械化作业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活力。

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李名旺:现在我们用的是机械化之后,最基本的解决了请工难的问题。第二个就是我们合作社,有这套全程的服务,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记者 杨紫荔:在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新购进的这两台收割机之外,这边还有高速插秧机、手扶式插秧机以及无人植保飞机等等各类先进的农机具,这也让人不禁感叹,我们的农民朋友这么“新潮”了吗?连种田都能玩起高科技产品了!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日益普及,人们对种田的理念有了深刻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民积极使用新型农机具、应用新技术,农民的身份也有了大转变。

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李名旺:现在不一样,就像我们每个合作社,就像我一样理事长、还有成员之类,说这个是种粮大户,种几千亩,我们也感到很自豪。

稻丰农机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郑世宽:新时代下作为新型职业农民这个身份,应该有文化、懂技术,做会经营的劳动者,我们要成为新品种研发的技术人员,新技术的推广带动人,勤劳致富的领头人。

据了解,全县目前拥有拖拉机2026台、微耕机8405台、插秧机695台、植保机械11968台、联合收割机242台、收获后处理机械6568台。农机合作社72家,农机户9250个,农机从业人员1.05万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5%,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4.4%。

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副主任 纪承华:我们购机补贴,那配套给农民的投入,每年一一配套上去也要3亿多,这样的将近整个有5亿多的投入,我们通过项目扶持,使每个乡镇武装1到2个规范化的合作社。现在到2025年,我们计划培训1000人的新型职业农民,来推动、带动我们整个全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记者 杨紫荔:插秧不用人弯腰,治虫不用下田,粮食不用晾晒。可以说,我县的农业机械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发展历程,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也在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发展。

来源: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 福建微尤溪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否则视为侵权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有望涨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