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当初为什么不逼我一下?”孩子选择当丁克,父母只剩自责

2020-06-19   蔓德育儿

原标题:“妈,你当初为什么不逼我一下?”孩子选择当丁克,父母只剩自责

孩子的懊悔,往往会变成父母的自责。

让父母特别揪心的一句话是孩子说出:"如果你们当初不这样,我会过得更好。"那意味着,孩子感觉自己的人生很挫败,也觉得父母的养育不是恩情,而是失败。

孩子选择当丁克,父母只剩自责

现代生活给了每个人非常自由的选择,很多年轻人,开始有选择的生孩子,或不要孩子,当一个"丁克",比如康辉当初就选择了当丁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如果这份选择里,带着一些怨气,想必整个家庭都不会幸福。

一位网友小陈,就是这样一个人。

从他记事开始,他的父母就对他百依百顺,可以说他要天上的月亮,父母就不会给他摘星星,这种无条件的爱,是他的父母最大的奉献。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就算他的选择不正确,父母也会顺着他的意思,说只要他高兴就好。

最初他想学钢琴,爸爸妈妈把买回来开了一年多的新车卖了,给他买了架钢琴,结果他上了一个月的课,嫌学琴太累,父母心疼地让他休息,一段时间后,把钢琴又卖掉了。

父母辛辛苦苦终于熬到了孩子结婚,谁知道小两口刚刚结婚,就给老两口来了一个晴天霹雳。

小两口宣布,要当一辈子丁克,享受二人世界。

心心念念想要抱孙子的老两口,感觉天都要塌了,当父亲的抑郁了一段时间。但既然是孩子的选择,孩子觉得这样好,他们想不通也要想通,不得已只好接受这个现实。

没想到的是,孩子40多岁的时候,和老婆闹了离婚,还是闪离。

小陈说,他的小半辈子,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了任性

他甚至埋怨父母,对他妈妈说:"妈,当初你为什么不逼我一下?"他觉得,如果不是父母一昧的纵容自己,他不会落得如此田地。

而宠了儿子半辈子的老两口,只剩自责。

"适当"的逼一下孩子,也是一种爱

很喜欢看一部电影是印度的《摔跤吧,爸爸》,阿米尔汗饰演了一位严父,他不理会女儿的叫屈、抱怨,强硬甚至有点冷酷地,让女儿学摔跤。

女儿们是不理解的,对于女性来说,为什么要学容易受伤,看起来更适合男性的运动?但阿米尔汗固执地执行自己的教育。

直到有一天,父亲对女儿们说:"逼着你们学摔跤,是为了让你们未来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不至于随随便便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

那一刻,孩子们才懂得父亲的苦心。

在理解这句话之前,相信父女关系是不融洽的,对孩子们来说,与其说是父亲,不如说像暴君。

而对于孩子来说,天生亲近让自己更舒适的选择,训练和穿美美的衣服,对大多数女孩来说,并不难选,为什么要把自己训练的一身肌肉,失去女性的柔美,还要受伤呢?

可是,当他们在父亲的鞭策下,来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就知道父亲给他们提供了多大的帮助。

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样的。

父母如果在某一时刻,逼自己一把,让自己对抗孩子气的任性,不那么娇气,或许很多人都能歌善舞,弹得一手好琴,甚至考进梦想中的大学,找到理想的爱人,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而不是到头来,埋怨父母当初没有逼迫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