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渑池作家联盟
我是1991年7月分配到渑池铝矿上班的。其实,来单位报到之前,对渑池的印象还只停留在书本上,从秦赵会盟的故事里,知道渑池有个会盟台,也想着那里肯定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那年的7月12日,与同学加好友张文强,拖着行李,乘着拥挤不堪的火车,经过一夜的奔波,从母校安阳市财会学校,来到了渑池县。
下了火车,背着行李爬上火车站对面的大坡,来到310国道上,当时310国道还穿城而过,其中一段就是现在的仰韶大街,我俩步行了几里地,才到达汽车站,挤上了一辆通往陈村的公共汽车。张文强就是本地人,家在上南庄村,当时还属于池底乡。我分配的工作单位就离他村子很近。所以决定先到他家里住下,然后再去单位报到。
那时的县城还很小,街道两边也没有高楼大厦,最热闹繁华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百货楼附近,一处就是新建成的仰韶大厦。坐车从渑池县城通过时,文强还不时给我当着导游。
从东往西一路走来,脑海里初步知道了一里河、仰韶大厦、西关、黄花。因为我的故乡在豫东,那里是平原,渑池是山区,虽没见到高山,但是这里高高低低的地势,还是让初来乍到的我有点不适应。
上班以后,工作也不太忙,随着时间的推移,渑池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慢慢地走进了我的心里,并且亲眼目睹了渑池的发展和突飞猛进的建设过程,使我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首先这里悠久历史文化,让我这个学文科的心里多了几分急于了解的渴望。我知道了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却对它的发掘地仰韶村充满了向往,对为什么叫仰韶也充满好奇。封神演义里,张奎大战西周,战场摆在哪里?土行孙牺牲地在什么地方?会盟台的遗址在哪里,当时那里发生过怎样的政治风云?蔺相如是如何怒斥秦王的?当时双方军队是在哪里对峙的?八路军兵站又为抗日做过多大的贡献?豫西事变前因后果是什么?马跑泉事件怎么回事?刘少奇故居里,老一代革命家在这里度过了怎样的时日?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慢慢地寻找着答案,通过把这些疑问一一揭开,我对渑池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我曾站在仰韶村那沟壑纵横的遗址前沉思,思考着远古时代仰韶人民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与大自然抗争,又是如何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繁衍生息的,知道了仰韶之名取的由来乃仰望、崇敬韶山之意。如今,仰韶文化已经成为渑池乃至中原人民厚重历史文化的一个耀眼名片。传说中红土坡的红土是土行孙的鲜血染红的,那时西周代表着正义的力量,以姜子牙为首的西周大军,辅助仁义之君武王姬发,誓死要推翻纣王的残暴统治,许多的将士牺牲在渑池战场上,黄飞虎、土行孙、崇侯虎等。我还登临过会盟台,望着西方苍茫的云天,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曾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览过刘少奇故居,重温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一伟大的篇章,自豪于亲自来到这伟大篇章的起草之处。我还到过马跑泉事件旧址,抚摸着那斑驳的石头墙壁,脑海里浮现出烈士们英勇奋战、不畏牺牲的身影。渑池,是片厚重的土地,是片英雄的土地。
再后来,随着在这里工作时日的增长,抽出时间走出去,又对这里的自然风光进行了走访,韶山的松涛阵阵,仰韶大峡谷的静幽俊美,丹峡的神奇地貌,红叶浸染的韶山峡谷,南村黄河夕照,都留下我的足迹,厚重的文化底蕴里,加上这美妙的山水,如何不让我留恋。
丰富的铝土矿资源是我们扎根这里的基础,除铝矿外,我还知道这里的煤炭资源是那么的富有。仰韶酒的醇香曾让我陶醉,每每与同学和挚友把酒言欢,总会自豪地说我就工作在仰韶酒的故乡;段村牛心柿曾让我垂涎欲滴,果园的仰韶大杏甜的我直呼过瘾。现在我的工作地就在仁村,每每和故友聊天通话时,总是不忘告诉他们我就在坻坞贡米的原产地工作。我被渑池丰富的物产震惊过,更为这里丰富的物产而自豪过。
这里民风淳朴,这里的人民勤劳而敦厚,在这里生活了近三十年,走在街头,很少见打架斗殴的。我也去过不少的农村,接触过很多的农民朋友,他们都热情待人,善良的品格让人一见如故,不止一次的在农户家品尝他们亲手做的手擀面,端着小盆似的大碗,深深地被他们的厚道和实在打动着。
现在的渑池已今非昔比,据相关资料显示,1990年全县财政收入仅为2441,46万元,1992年在全省118个县市中综合实力排名在84位。到2018年,全县财政收入已达25.83亿元,在全市排名第一,综合实力全省排名跃居第17位。美丽乡村柳庄扬名全国,这充分反映了渑池人民的勤劳智慧。
参加工作不久,我就把家属迁了过来,孩子们也从在这里成长、求学、参军入伍、到在这里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生根发芽,现在我已扎根渑池,我和我的后代已经和渑池人民融合在一起。我喜欢渑池,爱上了这片土地,在文字里我曾不止一次的写到:我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在豫东,一个在豫西,一个哺育了我的成长,一个养育了我的后代。我更爱渑池这个第二故乡。
【恒笙,本名王绵民,供职于中铝中州矿业三门峡分公司段村矿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