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合理选择植物品种与配置形式,烘托景观主题?

2020-04-04   园艺无国界


分析场地的历史承载与底蕴,依据造园主题与配置植物

选择造景植物的品种,其蕴含的气质应该与场地的气质相吻合。古人常常以花木言志,花木人格化,讲究树木花草的"比德"情趣,表达中国文人淡泊、清高、自持、正直的品格。竹体现气节、牡丹代表富贵、玉兰有高洁之意等等,金栗亭"玉阶桂树闲婆娑"、满觉陇的桂花飘香等等,都是植物结合景点营造诗意景观。


如东湖梨园的景观提升,结合梨园本身的历史沿革,营造宋代诗人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意境,依托建筑将梨树、垂柳作为点题主景树,烘托主题。选用竹、南天竺、芭蕉、海棠、白玉兰等庭院植物,形成庭院深深的院落景观。


如济南国际园博会中的武汉园设计以屈原为主题,园林景观营造台榭陂池的楚式园林特色,在植物的选择与应用上以离骚植物形成园林植物风格的素材,选用紫玉兰、芍药、菖蒲、荷花等的香草、香木体现诗人的忠贞与贤良,植物配置很好的呼应了展园的主题表达。




依据植物的习性合理选择品种及意境体现

在设计中应充分了解植物的习性,对于光照、土壤、水分等的要求,合理的配置种植位置与景观层次。滨水的垂柳依依营造了苏堤春晓之景,满池荷香扑面来点出了远香堂之意,都是将植物的生长习性与传统寓意相协调进行综合配置。



善于借外物来烘托植物意境

在景观营造中不仅要注重植物的姿态美,还应该考虑其四时的变化的季相之美、日月更替的光影之美、风雨雷电的声音之美。"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景与人同"以程颢的这两句诗形容植物的动态变化恰如其分。"


梧叶新黄柿叶红"、"云破月来花弄影"、梅花的"暗香浮动",芭蕉夜雨、"天风海涛"等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对象,从而使人们的感受更真实、更生动,其中的诗画境界、诗溶于景里,景溢出诗意,把景象营造的有声有色。



小结 小结

小结


景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象,是看得见、听得到、嗅得着(香味),也摸得着的实体。这种景象能对人的感官起作用,而产生一种意境,有这种意境,就可以产生诗情画意,境中有意,意中有情,以此表现出中国园林的特色与风格。


植物则是创造由景物—意境—情感—哲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林景观的活力之泉,植物景观的营造不是简单的挖坑栽树,不论是其个体的姿态美还是其整体营造的层次之美,都需要我们对于设计场地进行细致的分析,合理的选择植物的品种与种植形式,需要以理性的思维、艺术家的画笔、诗人的浪漫营造充满内涵的植物景观作品,创造具有诗情画意般园林景观,以此来激发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