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增强群众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意识。
5月12日,人民公安报发文称,自6月1日起,“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以及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行为”。
一时之间,原本冷落在商家库存中的头盔,热度立即上涨。有人说,抢完口罩抢头盔。
在规定的时间里,要求国内高达三亿辆的电动自行车,都配上头盔,这头盔立即变得“僧多粥少”了,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立即被启动了起来。原本一顶头盔仅售几十元的价格,迅即飙升为上百元。
就在5月20日,公安部交管局再发消息:密切关注到安全头盔涨价问题,要求各地稳妥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6月1日起,不戴头盔的处罚限于摩托车,暂不处罚电动车。
贵州贵阳的乔先生,是做小百货生意的,看到市场风向标的他,亦认定了头盔这宗买卖。但是,乔先生不会料到,5月20日后,头盔的市场风向标又变了。
乔先生为了进一批头盔来经营,联系了去年认识的,同样是做小百货生意的梁某。梁某表示他那儿有一万多个头盔,叫乔先生把钱先打过去,然后他把头盔发过来。
乔先生向梁某订购了11594个头盔,并将钱款30多万元打给了对方。乔先生对于梁某还是信得过的,两个人之前见过面,并且也有他的微信,都是在生意场上打拼,不讲信誉咋在这个圈子混?
就在5月20日(周三),乔先生收到了梁某发的货,一看居然不是头盔,而是工地上用的那种安全帽,共1800个;还有9000个头盔在路上,乔先生都确定不了是头盔还是安全帽;后面还有几百个没发货。
乔先生马上跟梁某进行联系,梁某说“是不是物流调包了,还是其他原因。你等我电话”。
结果,之后打梁某的电话不通,发微信不见回复——梁某一下子消失了。
目前乔先生已经向当地警方报了警。
乔先生和梁某都是属于做小百货一行的人,也见过几次面,且有微信可以联络。要说卷钱逃逸吗?似乎也难成立,一个知根知底的人,有职业有场地的人,能逃到哪儿去!
要说欺骗吗?这还真有可能。试想,当头盔一时紧俏缺货的情势下,梁某能一下子给出这么多的货?
梁某行为唯一可以解释的动机是,他贪图这笔大生意。开年以来,疫情影响,生意难做,贸然“撞”进来偌大一笔生意,却之不忍呀。
自己手中没有这么多的货,这笔生意30多万哪,放弃了心又不甘,只好一方面信誓旦旦,另方面玩起“小把戏”,以期拖延时间,发些安全帽代替头盔来搪塞一下;当得知消息,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的事暂不执行了,梁某为了想做成这笔生意,一时又难以组织到这批货,没办法的情况下,或许认为,中断联络才是最好的办法。
生意场有句话叫做:该你做的生意,你赶也赶不跑;不是你的生意,你拉也拉不来。
我们将全力支持各教培机构开展工作,助力合伙人实现创富梦想!欢迎全国各县市的教培机构来咨询:
微信1:xiaobai93402 微信2:wsry91198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休闲时光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