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朗朗的读书声之后
随着大成门的缓缓开启
庄严肃穆的浏阳文庙
再一次演绎了国乐古礼在浏阳的盛况
今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0周年。9月28日,浏阳举行己亥年秋季祭孔大典,再现了“国乐古礼在浏阳”之盛景。除了现场的400余人参加祭祀仪式外,由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同步直播的祭孔大典更是吸引了114万人在线观看。
“启——户——”
9月28日上午9时8分
浏阳文庙大成门缓缓开启
随着洪亮悠长的“启户”声
天地号齐鸣
浏阳市己亥年秋季祭孔大典正式开始
八音齐奏 百人齐舞
主祭官缓缓步入文庙,祭祀现场鼓钟齐鸣,身着古典汉服的学生手持翟和龠(yuè),以八佾(yì)舞献礼孔子2570周年诞辰。
迎神礼、初献礼、嘉宾敬献花篮、恭读祭文、亚献礼、终献礼、撤馔、送神礼、鞠躬礼等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成殿前,身着蓝衫的舞生峨冠博带,手持干戚、羽龠,跳起祭孔乐舞;乐生将编钟、石磬、埙、柷、琴、瑟等二十多种乐器和谐奏响,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乐曲八音齐全、古朴纯正、典雅悠扬、金声玉振,融乐、舞、歌、礼于一体,让在场嘉宾皆有一种“尽美矣,又尽善也”的震撼之感。
革鼓响起,声传四方。除了现场参加祭祀仪式的400余名嘉宾,由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同步直播的祭孔大典更是吸引114万全球观众观看。“还原古制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孔子、了解儒家思想和精神,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感与魅力。”
开门办典 促进文旅新结合新发展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乐思想一直贯穿着孔子的儒学思想,礼乐文化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在浏阳,浏阳古乐尘封数十年并一度濒临失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浏阳展开抢救性挖掘、整理,最大限度地还原浏阳历史上的祭孔大典。几经努力,浏阳古乐成功“复活”。
2014年,浏阳文庙祭孔古乐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9月28日,浏阳文庙内举行了隆重的祭孔大典。
“国字号”招牌如何擦得更亮?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传播更广?
今年己亥年秋季祭孔大典举办之际,活动组委会面向全球招募70人到现场参加祭孔大典,体现“开门办大典”宗旨。祭孔大典活动还通过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进行视频直播,让未能到达现场的朋友一睹祭孔大典风采,感受“国乐古礼”魅力。
在今年祭孔大典举办的同时,浏阳举办了湘赣边区域文旅交流合作座谈会、文艺交流晚会、非遗项目巡展等活动。特别是“五彩湘赣边 欢聚浏阳河”湘赣边区域合作文旅交流活动,将深化湘赣边区域文旅合作与交流,不仅弘扬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还推动了湘赣边区域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交流和推介,促进湘赣边区域文旅新结合的大繁荣、大发展。
来源 浏阳日报(记者 欧阳稳江 彭红霞)
编辑 罗娜丨审核 刘海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