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硬件投资时钟:补库存开启,电子周期品迎来景气周期

2020-01-14   澄泓财经

此轮科技硬件的投资时钟应该为:

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封装—>功率半导体—>被动元器件、LED—>PCB—>面板—>模组制造—>整机制造等。


去年,制造、封测、PCB、模组等都有较为不错涨幅,后续来看,相对涨幅较少的LED、面板、功率半导体等近期也陆续受到市场关注。

在经历3-4个季度的去库存之后,目前电子周期品(MLCC、存储、LED、面板)的库存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伴随着5G、数据中心等新应用在2020年的快速发展,行业需求重新进入上行通道。

随着补库存周期的开启,2020年上半年相关周期品将迎来普涨,今天做一个全景梳理:


电子周期品

补库存开启,电子周期品迎来景气周期

电子周期品主要包括显示面板、存储芯片、MLCC、LED芯片等产品。

由于产能的释放和需求的疲软,电子周期品行业在2018年不断累积库存。在经历3-4个季度的去库存之后,目前电子周期品的库存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同时伴随着5G、数据中心等新应用在2020年的快速发展,行业需求有望迎来大幅增长,电子周期品有望在2020年上半年普遍迎来价格的上涨。


存储:行业去库存结束,预计20年Q2开始涨价;

2019年内存厂去库存。2020年,内存厂产出保守,获利是主要目标,将带动市场的供需平衡。集邦咨询预测,智能手机用DRAM合约价格20Q1将环比下降0~5%,随着需求不断回稳,合约价将在2020年Q2到Q3季度之间反弹起涨。

▎重点关注兆易创新等。


面板:韩国产能退出,行业迎来中长期拐点;

在持续亏损、多做多亏的压力下,韩国和台湾地区面板厂商率先调整产能。三星显示已经退出部分产能,LGD不仅已退出部分产能,并已宣布将在2020年关闭韩国本土的LCD产能。

根据群智咨询的预测,大尺寸面板有望从2020年1月份开始涨价,并有望持续两个季度左右。

▎重点关注京东方A、TCL集团、深天马A,面板液晶材料行业的飞凯材料


MLCC:补库存开启,国产替代加速进行;

进入4Q19之后,MLCC行业去库存基本已经结束,下游渠道商的库存在10-11月份左右基本清理干净。于下游补库存意愿强烈,而原厂难以在短期内招到足够工人来提高产能利用率,导致MLCC在1Q20的现货价格开始出现小幅上涨。

目前国巨和华新科的现货价格已经小幅上涨5%-10%,并有望在1Q20继续扩大涨幅;三星电机的MLCC现货价格也将从一月份开始上涨,涨幅约为10%。

光大证券潮州三环、风华高科等大陆厂商也将跟随调涨,在2020年贡献可观业绩增量。

▎重点关注三环集团、风华高科、洁美科技等。


LED:周期见底,Mini-LED和Micro-LED成为新趋势。

全行业单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速经历了约两年的降速后,已于2019年Q3企稳回升,LED行业2019Q3同比增长2.4%。

▎重点关注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国星光电、利亚德等。


洁美科技

此电子元器件涨价趋势已形成,这家上游优质公司明年业绩有望翻番

近期由于终端客户启动农历年前拉货潮,积层陶瓷电容(MLCC)需求剧增,供应商调涨5%-10%。

兴业证券报告中覆盖了MLCC上游公司洁美科技,公司为全球纸质载带龙头星电机、村田、国巨等被动元件龙头供货

目前MLCC涨价将带动行业进入补库存阶段,明年5G手机、汽车电子等趋势放量将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收入有望大增70%,净利有望大增100%以上。

▎逻辑一:公司为全球纸质载带龙头,纵向延伸构筑竞争壁垒;

洁美科技2017年上市,主要产品是薄型载带,纸质载带和配套胶带合计占收入比重在90%。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片式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领域,国巨、村田、三星电机、风华高科等被动元件龙头原厂都是公司大客户。

通过向上游延伸,公司成本优势十分突出,市场份额也持续提升,2013-2018年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26%、46%,2018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到37%、21%。

今年受行业下游去库存影响,公司收入和利润出现下滑。


▎逻辑二:受益下游被动元件行业(MLCC)复苏,业绩拐点来临。

2017-2018年由于供给端日本厂商村田、TDK压缩低端MLCC产能,三星电机拉长交货周期,需求端汽车电子、无线充电等新应用拉动,国巨、华新科等台厂抓住供需关系紧张的机会进行了一系列涨价,导致行业积压了较多库存,整个19年都处于去库存的阶段。

目前行业库存水位已经低于正常水平,进入补库存阶段,根据产业链调研,台湾MLCC大厂国巨和华新科稼动率也开始回升,11月营收数据同比跌幅收窄、环比正增长。

除了补库存外,兴业证券认为,随着5G手机(新功能如无线充电、快充技术、屏下指纹、 TOF 摄像头)、物联网设备放量,汽车电子化程度提升,被动元件需求量将恢复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