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我市从草原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
持续实施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全面开展草原生态监测
进一步规范草原承包
深入推进“五禁”规定
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
草原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草原生态保护与农牧民转型发展
取得互促双赢
我市通过持续实施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全面开展草原生态监测工作、全面划定基本草原,规范草原承包、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依法开展草原执法监督管理等措施,坚持重点突破与面上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技术措施相结合,实施了退牧还草、退耕还草、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草原生态综合保护建设工程项目,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市林业和草原局工程师 秦丽萍
我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草原保护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谋划,持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动草原生态保护与农牧民转型发展,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草原植被恢复,植物群落结构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局部区域生态部明显好转。
我市高度重视草原禁牧封育工作,发布实施“五禁”决定,成立督查组,配备草管员、护林员,加强督导检查,整治违禁放牧。通过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的落实,农牧民保护草原意识明显增强,主动减畜实现草畜平衡积极性显著提高,有力推动了草原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对于巩固和扩大草原生态治理成果、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林业和草原局工程师 秦丽萍 :
“至目前,全市实施禁牧面积2170.79万亩、草畜平衡面积427.11万亩,严格落实禁牧、草畜平衡制度。2019年,草原植被盖度达42.92%。”
我市依法开展草原征占用审核工作,切实规范矿藏开采、工程建设及采石、采砂等占用草原行为,强化法律政策宣传引导,加大对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手续的依法监管力度,严格依法办证,严控草原非牧使用。
市林业和草原局工程师 白文丽
弘扬“八步沙‘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进一步加大草原监管力度,认真贯彻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推进草原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切实做好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
记者 党延晶
来源:武威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