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五色图”更新:37县(市、区)风险下调 请转告家人:超市有米,安心不急

2020-02-14     浙江法制报

2月13日下午3点,浙江省举行第十八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雪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李武杰、嘉兴市南湖区驻企(敏实集团)服务员董李军介绍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并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首先通报了全省最新疫情情况:2月12日0-24时,浙江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14例,新增出院病例48例。截至2月12日24时,浙江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145例,现有重症病例79例(其中危重31例),累计出院327例。全省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4908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593人,尚有11356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点击详情》》》

孙黎明通报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目前全省除无病例的12个县(市、区)外,连续5天无新增病例的县(市、区)有47个;连续4天无新增病例的县(市、区)有51个;连续3天无新增病例的县(市、区)有55个。

浙江省在疫情防控中,先行先试,探索实践,实施“五色图”对县域疫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浙江省县域疫情风险地图。

//

浙江“五色图”评估结果更新

37县(市、区)风险下调

//

2月9日,是首次对全省县域疫情进行“五色图”分析。点击查看《乐清高风险,12个县(市、区)较高风险,浙江采用“五色法”评估疫情风险》

当时数据显示,高风险的县(市、区)为1个,较高风险的县(市、区)为12个,中风险的县(市、区)为12个,较低风险的县(市、区)为53个,从未发生疫情的低风险县(市、区)为12个。

2月12日是进行动态评估,以近一周新发病例数和聚集性疫情发生情况,评估各县(市、区)疫情是否稳定,以及疫情发展趋势是否趋好。本次评估,有一个橙色风险地区平阳县经评估,下调为黄色风险;36个蓝色风险地区下调为绿色风险地区,形成了新的“五色图”。

浙江省县域疫情风险地图(2月12日)

评估结果显示

高风险的县(市、区)1个;

较高风险的县(市、区)11个;

中风险的县(市、区)13个;

较低风险的县(市、区)17个;

低风险的县(市、区)48个。

12日图中,绿色板块大大增加;

37个风险下调的县(市、区)中

连续6-10天无病例报告的有17个;

连续11-14天无病例报告的有13个;

连续15天以上无病例报告的有7个。

采用“五色图”对各县(市、区)疫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主要目的:便于全面掌握全省疫情动态;为科学精准有效防控提供依据;为全省复工复产提供有效宏观引导。下一步浙江将根据疫情情况,动态实时更新数据,及时发布。

从近期数据来看,新增确诊病人总体呈下降趋势,出院人数在不断增加中。其中,新增确诊病例从1月29日132人到2月12日14人。2月8日,浙江省出院人数首次超过新增确诊病例数,2月10-12日连续三天出院人数大幅超过新增确诊病例数。目前,全省累计出院人数327例,在院救治人数为818人。

总体上看,当前浙江省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趋明向稳,但仍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期。我们要继续牢牢抓住阻断和救治这两个关键点,把各项举措进一步落细落实,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浙江正推广实施“健康码”机制

//

同时,为进一步做好疫情精准防控,保障群众正常出行,浙江正在推广实施“健康码”机制。“健康码”系个人自行在线申报、填写真实信息情况,经后台审核生成属于本人的二维码,作为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目前,各市正在加快建设推广“健康码”,全省还将建设“健康码”共享平台,实现一次申报、动态管理、跨域互认、全省通用。

会上,几位相关负责人还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付出非常多努力,我省在加强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关心关爱方面,出台了哪些措施?

孙黎明: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关怀一线医务人员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2月11日我省制定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新冠肺炎防治一线医务人员、援鄂医疗队员及家属保障工作》的通知,重点对医务人员关心关爱措施,主要从四个方面做好保障:

一、生活保障。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发动志愿者,或安排专门人员,对一线医务人员、援鄂医疗人员及其家属开展慰问,积极协调解决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隔离场所,确保医务人员有充分睡眠和饮食,并保障一线医务人员和家属基本生活用品的供给,落实临时性工作补助、出差补助等措施。

二、激励保障。注重在一线发现和培养使用表现优秀人员,对表现突出的,在发展入党、晋升职称等方面优先考虑。

三、人文保障。为一线医务人员和家属,建立沟通联络机制,让一线医务人员和家属互相支持鼓励,构筑战胜病毒的信心和决心。尽量不安排双职工医务工作者同时到一线工作,尽可能使他们能兼顾家庭,主动开展谈心疏导,减少心理焦虑,给予积极的精神关怀。

四、安全保障。做好对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系列防控用品的配给,对有交通困难的医务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必要帮助,依法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各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对于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我们组建专人专班,建立工作台账,及时统筹协调一线医务人员、援鄂医疗队员及其家属的服务保障问题,能够确保各项保障措施全面落实到位。同时加大发掘和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力度,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及时性的表彰,增强社会正能量。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随着返工返岗返学三返高峰的来临,会不会出现米、面、油的供应紧张或者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

李武杰:全省粮食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可以转告家人:超市有米,安心不急。目前,全省粮食可供包括口粮、私聊、工业用料在内的各类消费114天,食用油可供消费76天,我省粮食安全保障基础比较扎实,不会出现米、面、油供应紧张和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

1、地方储备逐额到位。我省储备粮规模居全国第二位,储备数量真实、质量良好,成熟安全,可保障全省城乡居民约半年时间的口粮消费,这是粮食保供稳价的坚强后盾。

2、社会库存正常供需。截至昨日,社会粮食库存206万吨、成品粮27万吨、食用油20万吨。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和相关粮食企业立克困难、外调粮源、内服产能,市场供应正常,这是粮食保供稳价的可靠前哨。

3、省外粮源备用较足。我省在东北和有关周边省份等12个粮食主产区建立了442万亩粮源基地和61个粮食加工储存基地,随时可以向省内调用粮食,这是粮食保供稳价的有效渠道。

4、粮食价格走势平稳。从市场接受的数据来看,疫情发生前后,米、面等粮食主要的品种价格环比基本持平,在此请全省人民放心,我省粮油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价格也是基本平稳的。

同时提醒大家,按需理性购买,避免大米、面粉等存放时间较长导致发霉、变质等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为更好地服务保障老百姓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下一步我省将会采取哪些举措?

李武杰: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各级粮食部门严格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脑责任制要求,粮食保供稳价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下一步,将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做好六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省外粮源采购。充分利用省粮食运费调入补贴等政策杠杆,鼓励支持省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和粮油批发市场到东北、江苏、安徽等粮食主产区加快采购调粮进度。

二、扎实推进复工复产。将会同省经信厅下发第二批省粮食物资重点保供企业名单,与三服务相结合,扎实推进粮油企业分批次、有序受控复工,尽快恢复我省粮油的加工能力。

三、加大粮食调用协调。加强与省交通运输、公安和产区的粮食物资部门沟通协调,合力帮助粮食经营主体解决省内、省际间的运输问题。

四、合理留出储备粮源。安排各地结合实际,合理留出一定的储备粮进行应急加工,实现、实施定点、定向加工投放。

五、加强市场监测监管。进一步加大预警监测力度和频率,随时掌握粮食供应、库存和价格动态变化等情况。准确测算粮源可供天数,做好应急预案等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粮油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哄抬哄抢、串通涨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粮油市场流通和供应秩序稳定。

六、建立省内帮扶机制。建立相邻地区粮食互借互帮的协同保障机制,支持帮助温州、台州等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做好粮食供应稳价工作。

目前口罩防护需求急剧上升,请问市场监管部门在质量和帮扶上主要有哪些考虑?

张雪林:省委省政府成立工作专班,组织指挥协调全省口罩生产流通工作。市场监管局作为成员单位,主要工作是发挥我们在口罩技术标准、质量管控、产品检验、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口罩、查处哄抬口罩价格等方面的作用,助力保供应、保质量、保价格。截至目前,全省共查处口罩等防护产品违法案件812件,假冒伪劣物品及问题口罩等464万余只。

当前,全省口罩生产企业都在满负荷生产,但还存在着缺口,在调研的基础上,口罩工作专班确定了一批有条件、有意愿从事口罩生产的纺织服装企业生产口罩。我们专门组建口罩企业服务工作组,技术、攻关、检验、服务、指导等5个小组,为企业提供技术工艺的指导。

企业可以通过“浙里检”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直接送检样品,不需要专门送样品上门,一次不跑检测报告就到家。同时,我们对企业转产后的产品,全部提供免费的检测服务,组织力量加班加点,当日就提供检测结果。近三天,我们已减免100多万元检测费,提供技术标准的咨询200多次,检测口罩企业送来的口罩是173批次,满足运行期间企业的需求。

省委省政府出台扶持企业恢复生产的30条意见,其中有7条涉及企业优惠政策,为了确保这些优惠政策落地,请问市场监管部门下一步在涉企收费监督检查方面会有哪些举措?

张雪林:从目前情况看,涉企违规收费行为仍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存在,阻碍降本减负政策红利的充分释放。下一步,我们将按照2月10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全力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30条意见当中,涉及企业收费优惠政策,强化监督检查,具体在这四方面强化:

一、强化执法检查。聚焦降低融资担保费,用足用好相关措施,降低企业用水、电、气的成本,降低高空运输费、房屋租金等,开展涉企收费和价格专项检查,推进行政审批中间收费行为的治理,对一切不按规定执行的涉企收费和价格的政策,加重企业负担的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惩处,绝不姑息。

二、强化执法威慑。对违规收费行为集中的重点领域开展回头看,坚决曝光一批屡查屡犯,查而不改,乱收费矛盾突出的部门和行为。

三、强化定点监测。进一步扩大企业消费负担监测定点覆盖范围,去年500家,今年再增加500家,共1000家作为企业负担监测点,及时发现违规收费现象,严查严打,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四、强化行政问责。建立涉企违规行政问责制度,对政策界限明晰仍顶峰违规的案件提请纪检监察部门的介入,依规严肃问责。

浙江法制报(首席记者 王索妮 记者 胡宗昊 记者 许金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tNqQHABgx9BqZZISEI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