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宝妈小林家的儿子现在2岁多,原来是个特别听话的宝宝,而且喜欢跟着妈妈身后。最近不知为什么,总是和大人唱反调。宝妈小林每天给她家宝宝洗澡的时候,总是不肯去洗澡,小林对宝宝各种哄。还是不肯去洗澡,爸爸看到了。
直接抱着孩子到卫生间,强行给他洗澡,洗完后把孩子抱到床上,孩子又不肯穿衣服。让小林更头疼的还有其它的问题。比如到吃饭的时间不肯吃饭,看到喜欢的玩具想要买不肯走等等。
小林对此束手无策,实在想不明白孩子怎么会变得无理取闹。其实,这是2岁多的孩子开始有幼儿叛逆期。家长可能会想这么小的孩子有叛逆期,和孩子讲道理,孩子听不明白,年龄小又不能打骂。家长应该如何管教?
幼儿叛逆期是什么?
叛逆期它是指孩子处在心理的过渡期,随着孩子独立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成熟,迫切渴希望摆脱掉大人的监护,他们讨厌父母把自己当小孩子,为突显自己,他们常常对事物都表现出批判的态度。
叛逆期分为三个阶段时期,2至3岁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称为“幼儿叛逆期”,因“幼儿叛逆期”的孩子处在发育的初期,还不能很好准确的表达自己。
这个时期是家长最头疼的;7至9岁称为“儿童叛逆期”,是第二个叛逆期,这个时期是由于孩子开始接触社会,认识新的小朋友和新的老师,当家长发出命令时会产生质疑;12至18是最后一个叛逆期,我们经常听到的“青春叛逆期”,它在这三个叛逆期中,孩子表现最为激烈的一个时期。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很容易自认成熟做出一些傻事。
幼儿叛逆期的表现为不听话,和父母唱反调,有的经常大哭大闹。它的形成是由于孩子的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不再愿意像婴儿那样,什么事情都听从父母的安排。
所以才有叛逆的表现。幼儿叛逆期时间维持很短,从2岁左右到3岁时候就会消失。由于幼儿叛逆期表现不激烈,很多家长认为是孩子太小不懂事,常常把孩子的叛逆行为没有当回事。
但家长如果没有处理好孩子幼儿叛逆期的心理变化,这有可能导致孩子将来性格的心变,因此家长在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叛逆期表现。虽然叛逆的心理并不是消极的心理疾病,家长也要在这时候重视孩子的管教方法。
幼儿叛逆期有哪些表现?
1、喜欢亲力亲为,不愿让大人帮忙。幼儿叛逆期的孩子对很多事情都做自己去完成,不愿让大人帮忙,总是喜欢模仿大人的举动,希望像大人那样获得独立自由的权利。
当大人要帮他们帮做的时候,或替他们做选择的时候,孩子就会发脾气,大哭大闹。他们想要家长平等地对待,得到尊重。不愿接受家长的指令和指挥。比如说:喂孩子吃饭的时候,孩子会抢匙子,想要自己吃饭。看到大人剥桔子,会抢过去想要自己剥等等。
2、以自我为中心,和大人唱反调。因幼儿叛逆期的孩子自我的意识开始觉醒,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这时的孩子喜欢和大人唱反调,常常拒绝别人的要求。
即使大人连哄带骗都不能让孩子接受的要求。这是因为他们觉得和父母唱反调是可以令他们快乐的事。比如:到洗澡的时间要孩子洗澡,不想吃饭,只想玩等等。
3、爱大哭大闹,想引起大人的注意。大人常常能感受到幼儿叛逆期的孩子脾气不好。有时大人说孩子几句话,孩子立该大哭大闹起来,甚至扔东西砸东西。
这是因孩子言语表达还没有发育成熟,自己又有很多东西想表达,孩子无法完整的表达出来。只能通过发脾气为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当孩子感受到大人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时,孩子就会感到生气。想通过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引起父母的关注。
幼儿的叛逆期的表现明显,家长如果有时常陪伴在孩子的身边,都能注意到孩子的变化,幼儿叛逆期虽然周期短,但如果没有引导好会给孩子的性格带来改变,影响孩子的发展。所以,家长需要使用正确的育儿方法,用正面的管教去帮助孩子渡过幼儿叛逆期。
面对幼儿叛逆期,家长如何管教孩子?
家长需要知道“海格力斯的效应”。
“海格力斯的效应”它源自希腊神话。海格力斯是希腊神话故事里英雄大力士的名字。有一天,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走,突然发现脚边有一个鼓起来又很丑的破袋子,他便踩了袋子一脚,袋子反而没有被踩扁,慢慢的涨起来越来越大。
海格力斯发怒起来,随手捡起一根粗棍子砸向袋子。袋子变得更大,把整条路都堵了起来。海格力斯没办法过去,正在苦恼。这时,一位圣者来到他的面前,对他说:“请你不要生气,快点远离袋子,随它去。这个袋子是仇恨之袋。如果你对他报复,他就越低抗,越变会越大。”
教育孩子如果像海格力斯遇到的那个仇恨之袋那样,打骂孩子,孩子就会越反抗你。还有可能改变孩子的性格,让亲子关系变得积紧张。所以“海格力斯效应”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家长警惕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让自己变成海格力斯。
家长注意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家长对孩子的教导被孩子“反抗”回来的时候,觉得不要觉得孩子是在挑战你的权威,切勿对孩子更加严厉。因幼儿叛逆期的孩子身心发育还没成熟。
家长要学会改变与孩子的沟通的方式,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沟通。比如说,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要耐心的问孩子:“宝宝你知道你为什么做错了吗?妈妈没有怪你的,你能和妈妈说说你那时候是怎么想的吗?
看妈妈能不能帮宝宝处理。”当孩子感受到家长是关心自己,孩子愿意和你分享他的内心的真正的想法。家长才能解决问题。处在幼儿叛逆期的孩子没有错,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去了解孩子反叛的真正原因。才能在孩子叛逆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
家长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伴随孩子的逐步成长,孩子的心智发展会越来越成熟,他的自我意识也慢慢的形成。有了自我独立的意识,孩子就会开始和大人唱反调。
来宣告自己的独立权。这时如果家长的经常指责孩子,孩子就会反抗,和家长顶嘴。家长可以转变一下自身的教育观念。当孩子提出他的想法时,只要是正当的,合理的。
家长可以试着接受他们的建议。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意识到孩子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是两岁的孩子也会渴望受大人的尊重和自己能做主。所以家长若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孩子的叛逆会减少。
了解孩子行为的动机,适当的冷处理。孩子的想法有时让大人捉摸不透,但如果家长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的喜好都能通行他们的行动透露出来,比如孩子不肯去洗澡,家长要去了解孩子不肯洗澡的原因。
而不是一直告诉孩子洗澡的好处和坏处。用这样的理由要求孩子服从。孩子不想洗澡的原因可能很多,像想多玩一会儿,不想那么早洗澡,洗澡麻烦等等。
当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或犯一些错,家长还要学会保持冷静,学着冷处理。可能在这个期间孩子会和你哭着闹着要求。这时候无论孩子做出什么反应,家长都不要去理会的话,慢慢的孩子知道哭闹也没有用,以后就不会做出同样的事情。
家长和孩子发生争执时,以退为进。家长和孩子发生争执的时候,家长要显示自己的权威性,强行要求孩子听自己的话,这样做是很不正确的。
家长换个角度去想,我们常在生活中对各种各样的人都会去忍让,为什么不能去容忍孩子的犯错呢?孩子犯错时,做为大人的我们试着忍让孩子,选择退一步给孩子犯错学会成长的空间。
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孩子容易和自己爸爸妈妈变成为对立关系,家长要学会转换,孩子毕竟还不是成熟的个体,而且他们在成长拥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方式。
所以,家长应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让他们犯错,自己去学会承担后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孩子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在人生的选择道路能自己自由做主。才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
幼儿叛逆期是孩子发育成长的需要,家长应该去了解孩子叛逆的的原因,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操控欲,避免采用“海格力斯的效应”,把孩子当做是一个独立的人对待,要用平等和尊重去看待孩子,学会平静和温柔的对待叛逆期的孩子,帮助孩子平稳的渡过叛逆期。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m_t9W4BMH2_cNUgK-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