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大家挂在口头最多的词,就是佛系。佛系上班、佛系谈恋爱、佛系结婚等等,表面上是看淡结果,随遇而安,可实际上却是对现实的妥协和无奈。
从去年民政部公布的“31年中国人婚姻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年轻人结婚率连续多年下降,江苏的平均初婚年龄更是高达34.2岁,而离婚率则在逐年走高。
“丧文化”、“佛系”在年轻人中流行了一段时间了,我们似乎正在逼近“低欲望社会”。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曾写过一本书《低欲望社会》,核心是: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日本已陷入“低欲望社会”!
他认为的“低欲望社会”是指:
1.年轻人不愿意背负风险,渴望安逸
2.少子化,人口持续减少、人力不足,另一方面,又面临人口超高龄化的问题
3.对于"拥有物质"毫无欲望,随便吃个一、两餐就能活下来的社会,"出人头地的欲望"也比先前降低不少
4.无论是货币宽松政策或公共投资,无法提升消费者信心,撒再多钱也无法改善经济
那么,依据他的理论,中国正在进入“低欲望社会”吗?
当然还没有,只是接近。你看看那些跃跃欲试的炒房客就知道,中国距离“低欲望社会”还有一段距离。
那么,中国有进入“低欲望社会”的风险吗?是的,你看看那些工作起来无精打采,甚至无心去工作的年轻人就知道,不是没有可能。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中间丧文化开始流行,而且不少人还越来越佛系了呢?
其实主要就是一点:年轻人被捆得太死,束缚得太厉害。他们一生下来就被告知好好学习,好好工作,然后就可以买房还房贷,背负沉重的贷款。这样的人生太过模式化,了无生趣。再加之很多年轻人并没有生存的压力,他们只需要很少的钱就可以在解决温饱,所以干脆也就放弃了“撞击天花板”的努力。
当然,要完全消除这样的现象,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困难。这需要整个社会在当前的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税收制度、营商环境、税务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大提速、大改革。
但是好的一点是:“在中国年轻人身上,志向和干劲并未完全丧失。”专家认为,这种志向和干劲,来自他们急于改善生活现状的动力。毕竟他们还面临着买房买车的现实问题,而所谓“佛系”,也只是一种态度的表达,有很多“矫情”的成分。
当然了,虽然中国年轻人目前并未完全丧失干劲,但《低欲望社会》中提到的问题,依然值得警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