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马利民
2月13日下午,刘先生带着31张无犯罪记录证明来到了广安市思源公证处。在实名登记、测量体温后,公证员杨绪辉接待了他,仅花了20多分钟就完成了31份公证办理程序。
原来,刘先生与30名同事根据公司安排到罗马尼亚务工,需要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公证,工期在即,时间紧迫,但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31人不方便一起来办理公证。经过电话咨询,公证处建议由他代理其他同事办理31份公证,并通过微信对证明材料进行预先审核、提前准备办证材料、预约时间线下办理。刘先生在预约时间到达公证处后,公证员迅速审核证明材料原件,完成了签字程序后,并采用邮寄方式送达了公证书。
这只是四川公证行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开展公证服务的一个缩影。
疫情发生后,四川省公证机构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创新方式方法办理公证业务确保服务不打烊,质量不下降,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为政府排忧解难,切实做到疫情期间公证服务不中断。
共产党员先上,党旗飘扬在抗“疫”一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四川省公证协会党委快速部署,紧急动员,靠前指挥,切实加强党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坚强领导,带领全省公证行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既保证了公证服务不迟延、不间断,又有效防范了疫情扩散。
省公协党委第一时间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公证机构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和省厅党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及时指导发布了《四川省公证行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公证实务操作指引》,引导督促公证人员加强自我保护,落实防护措施,主动担当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办证中除坚持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服务和严格落实证明材料清单制度外,对涉及疫情防控捐赠等公证事项要特事特办,积极提供法律援助。
德阳市诚信公证处自1月31日起,主动组建“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主动投入所在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
成都市律政公证处党委委员积极作为,靠前指挥,各支部党员轮流上岗,走到“战疫”前线,坚守岗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请党组织在防控疫情的战斗中考验我!”2月3日上午,绵阳市绵州公证处龙月、刘枢彬、董萍、潘栋4名同志,将她们在2月2日深夜写出的这一份份“火线入党申请书”递交到党支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了90后青年公证人员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决心在这场没有硝烟但有生死的战斗中经受考验的愿望。
泸州市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民营企业施工项目工地本来预计2月2日复工,但面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近700名工人无法返泸复工,涉及的一期住房近2000套无法在今年5月按期交付,申请人所在的开发企业即将面临着巨额的延期交房赔偿金,急需固定无法开工证据。泸州市诚达公证处党员公证员陈洪意识到这是一个因不可抗力疫情影响,导致企业停工的情况,急需办理现状证据保全公证,她立即向诚达公证处党支部书记、主任唐正康汇报,唐主任了解情况后立即决定:疫情当前,为民营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共产党员带头出现场办理公证。在党员带动下,公证人员迅速完成了现场取证,及时为停工企业出具了证据保全公证书。诚达公证处党支部作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汤洪林”党支部,在疫情面前勇担政治责任,忠诚履职,为我省公证处党支部作出了榜样。
履职尽责 彰显公证职能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成都市成华公证处为保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华防疫点”按时建成投入使用,勇于承担成都市成华区政府交办的紧急任务,于2020年1月28日,紧急召回所有在蓉的11名公证人员,努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防疫期间吃饭、交通、工作保障不便等困难,经过三天连续奋战,圆满完成成都城北医院资产清点和证据保全任务,有力地保障了腾空之后的城北医院尽快用于建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华防疫点。共完成价值5千万元设施设备精准摸排与资产清单编制,300多间手术室、化验室、办公室、储藏室、生化免疫室、药品库房的清理,1000多台仪器设备、120多箱药品清点、搬运、封存。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复杂形势,服务和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正常的市场秩序,2020年1月28日起,成都市律政公证处、绵阳市绵州公证处、达州市达川公证处联合全国部分公证机构联合发起“打击哄抬物价公证公益行动”。
行动期间,任何消费者遇到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不法行为,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公证云”APP进行自助取证,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并可在需要时在线申请出具相应的电子公证书进行维权(相关部门可在线查阅、核验电子公证书),整个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行动倡议书发布后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全国各地公证机构的积极响应与参与,充分展现了公证行业在面对社会公共危机时的责任与担当。
为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充分运用科技及信息化手段创新公证服务方式,四川省公证行业创新服务方式,助力疫情防控,持续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公证法律服务,做到了“疫情切断,服务不断”、“零接触办理公证”。
成都市律政公证处、绵阳市绵州公证处、成都市新都公证处、广安市前锋公证处、兴文县公证处发布十项公证便民服务承诺:
1、六十项公证事项“零跑腿”,足不出户,公证到家。
2、其他事项多渠道在线申请办理,自助快办。
3、提供多途径在线公证法律咨询服务。
4、优先为涉疫情的相关事务提供公证法律服务。
5、为医务工作者及其近亲属提供绿色服务通道。
6、为因疫情离境或入境受阻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提供绿色服务通道。
7、为医务工作者、隔离病人及其近亲属提供法律代书服务及法律事务代办服务。
8、为需要办理因疫情而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公证提供绿色服务通道。
9、为当事人提供邮寄公证文书。
10、为因疫情发生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按规定减免公证费用,为公益事项提供免费公证法律服务。
四川省公证行业立足公证本职,守业尽责,纷纷采取“电话咨询+预约办理”的方式开展公证服务,对材料不齐全和申办流程不熟悉的当事人通过电话详尽告知公证相关事项,对急需办理的公证事项采取预约的方式,确保了当事人和公证人员健康安全,保证了公证服务不断档,充分彰显了公证行业的使命与担当。
积极复工 服务经济社会大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额温枪、口罩、一次性手套、酒精、消毒液等全方位防护用品却得来不易。为保障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公证机构群策群力,或将家里的防护用品贡献出来,或多方周转采购正规渠道物资。成都市蜀都公证处于2月3日正式复工前,购买到了能够保障全处400名员工使用的口罩、消毒用品,为正式复工作好了防疫物资保障准备。
复工后,公证机构积极运用“互联网+公证”、远程办证等服务模式,引导群众采取电话、云平台、微信客户端等方式,通过线上预约、在线办证等方式,简化办证流程,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公证在线咨询、在线申请、在线申办,让当事人少跑腿,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如成都公证处发布《关于调整疫情防控期间公证服务模式的公告》,优先使用网络申办、紧急公证事项预约办理、推荐选用邮寄送达,让当事人“零接触”即可完成公证办理;蜀都公证处公证员康序驱车300公里到某企业,为成都市某银行和该企业提供上门服务,成功办理涉及金额达2.5亿元的借款与担保合同赋强公证,帮助企业及时复工解决了燃眉之急。
自线上服务推出以来,全省公证机构接待咨询近3000多人次,办理因出国签证、留学、企业开展跨境业务、因疫情无法到异地处理房产、股权等公证事项200余件,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抗击疫情,既是一场病毒歼灭战,也是一场经济社会保卫战,有序复工复产,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成都市国力公证处、成都市律政公证处司法协同中心积极响应法院需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防护要求,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办公,实行“法院坐班”和“居家办公”相结合,充分保障法院送达、调解、执行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成都市国力公证处、广安市思源公证处、泸州市诚达公证处等公证机构及时开通“不可抗力事实证明”公证绿色通道,为企业和个人依照法定程序出具国内外通用的“新冠肺炎不可抗力事实证明”公证书,帮助企业和个人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维护其合法权益。
2月11日,东坡区法院公证调解室调解员田欣静进行了一场“指尖上的调解”的诉前调解。通过网络平台,调解员田欣静成功调解A物业公司因业主潘某长期不支付物业费产生的纠纷,双方根据调解达成的协议,通过网络完成拖欠的物业费支付、收据交付,整个调解过程和协议履行全部通过网络完成,避免了人员接触可能产生的交叉感染。
截止2月17日,全省209家公证机构均正常复工,复工率达百分之百。从2月3日起,全省复工公证机构共计办理各类公证案件3987件,为防疫期间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做出了贡献。
守望相助 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湖北公证人员的健康安危时刻牵动着我省公证同行的心。根据中国公证协会《关于全国公证行业开展疫情防控爱心捐赠和行业互助活动的倡导》和四川省对口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工作指示要求,四川公证行业快速行动,向全省公证人员发出向湖北省仙桃市公证处开展疫情防控爱心捐赠和行业互助活动的倡导。
为让湖北仙桃公证同行及时获得安全防护保障,省公证协会迅即与仙桃公证处取得联系,就捐赠意向的确认、双方对接与信息反馈流程等事宜高效沟通,形成一致意见。2月13日,省公证协会和成都市蜀都公证处联合向仙桃市公证处寄送了KF94口罩300副、医用一次性口罩500副,解了仙桃市公证处的燃眉之急。
此前,成都市律政公证处已向湖北省公证行业捐赠了B型耳挂式口罩1000副。
全省其他公证机构捐赠的防疫物资,正陆续运到省公证协会,将由省公证协会统一运送湖北仙桃公证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疫情面前,四川公证人体现出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情怀,给抗击疫情阻击战注入了四川公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