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中旬开始
桂林市委宣传部组织中央和自治区
驻桂林新闻媒体记者、市属新闻媒体记者
开展“媒体走基层·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调研采访活动
媒体记者们聚焦各县(市)市级层面
推动的重大项目、重大文化旅游项目
通过图片、专题报道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
展示桂林各县(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风貌
下面就看看媒体记者们眼中的平乐是怎样的吧
桂视网记者(蒋玲 杨路):
旅游产业实现井喷式增长
近年来,平乐县委县政府通过旅游引领战略,全力打造平乐旅游。据统计,到平乐旅游的总人数从2016年的44.88万人次增长到去年的245.49万人次,实现了旅游人数井喷式增长,掀开了平乐旅游的新篇章。
20号,来到漓江下游的平乐原味漓江景区,由5名设计师联袂设计的别居·漓想国民宿吸引了不少游客在平乐享受慢生活;漓江自然学校正在给来自平乐县贫困家庭的学生开展夏令营活动,通过拓展训练、感恩教育、采摘活动等开阔贫困学生的视野;而在景区的店铺里摆放着贫困村的特色产品,通过旅游助力扶贫。
在平乐县清华别院漓江养生别墅度假村内,一排排徽派建筑在茂密的绿植中别具一格。清华别院漓江养生别墅度假村董事长邓捷胜告诉我们,他们特别看好这里的旅游资源,非常适合进行康养项目,将把这里打造成为一个康养旅居基地。
平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陈利告诉我们,平乐县委县政府在2016年提出旅游引领战略,以推动第一二产业为目标,带动第三产业为目的,全力打造平乐的旅游。漓江、荔江、茶江在平乐县境内交汇,根据区位优势,平乐打造大漓江景区和大桂江景区。其中,大漓江景区主要承接桂林市区、阳朔和湖南方向的游客,大桂江景区和妈祖文化线路承接的是广东福建方向的游客。平乐还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开拓平乐的东融通道。
在2017年,平乐县开展了“万人游平乐”的活动,拉开了组团游平乐的序幕。与此同时,平乐立足于本县独特文化资源,挖掘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走文旅结合的差异化旅游发展道路,努力打造文化内核,提升旅游品质和生命力,成功举办了平乐妈祖文化旅游节和平乐十八酿美食节,推动平乐旅游产业发展。
根据平乐县统计,在2016年,平乐县接待旅客总人数44.8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5.46亿元。而在这两年,无论是接待游客总人数还是实现旅游总消费上,平乐都有了大幅度增长。2017年,平乐县接待游客总人数125.03万人次,同比增长182.30%,实现旅游总消费11.22亿元,同比增长106.87%;2018年,平乐县接待游客总人数245.49万人次,同比增长96.34%,实现旅游总消费21.83亿元,同比增长94.48%。
据悉,今年以来,平乐县以县城三江口核心景区打造为重点,先后招商引资两大项目,分别投入15亿元、35亿元打造三江口景区和七彩乐园景区两个5A级景区,为平乐旅游增姿添色。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平乐县接待游客总人数明显增加;旅游接待能力提升,驱动第三产业蓬勃增长;外地旅行社组团游平乐及本地旅行社注册实现零突破;旅游建设项目增加,旅游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陈利表示,接下来,平乐将以高水准推动全县旅游发展为方向,制定以创建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合力推动“一园、一城、一江、一港”建设,高质量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做优旅游产业,全面提升平乐旅游形象和旅游服务档次,做精旅游品质,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大发展、大跨越。
桂林生活网记者(李申):
工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8月20日,走进平乐工业集中区。今年来,平乐县“快马扬鞭”重振工业雄风。2018年,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市12县区排名第一,全市排名第二,摆脱了在全市排名长期落后的局面。今年1-6月平乐县GDP同比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1%,各项经济指标排名位居全市前列。
县委书记陆智成组织相关部门领导现场指导重大项目推进工作
2016年6月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举全县之力,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先后投资10亿多元资金,致力于打造配套服务体系较为齐全的工业聚集区。制定“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帮扶办法,采取零地价、零租金、入园有奖的奖励扶持政策,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零地价招商”:即以零地价方式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入园发展,采取企业完成目标任务获得工业发展奖励购买土地的方式;
“零租金入驻”:即政府投资建设农民工小微企业创业园和电商物流总部经济园标准厂房,对入园企业第一年免收租金,第二年起企业每年实现一定数额的税收免收租金;
“建园有奖”:即鼓励本地和外地企业投资建设特色产业园,按照投资额度,连续3-5年每年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搭建以商兴园平台;
“入园有奖”:即对入园建厂正常投产经营的企业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
县长石小松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参加重点项目开工奠基仪式
2016年5月以来工业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累计入园企业60多家,38家开工建设,20多家投产,创历史新高。
平乐县工业集中区位于平乐县二塘镇,是自治区级“A”类产业园区,2018年2月入围《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分为东区和西区,规划面积12000亩,可吸纳200多家企业入驻发展,目前已经进驻60余家。
工业集中区以东区为核心,重点发展一区多园,建设园中园,大力发展农民工小微企业创业园、中联智能制造科技(高新科技)产业园、皮具加工产业园和农光互补产业园,可吸纳100多家企业入园创业发展,并着力推动重点工业项目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特色产业新优势,规范管理,培育扶持智能制造、高新电子、环保建材、皮具加工、光伏发电等科技产业,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长海科技平乐分公司坐落在平乐县工业集中区东区,是桂林长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核心子企业, 于2017年12月投产,占地面积11677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项目投产后,主要生产电子产品电脑电源,五条电源生产线,具备年产200万台的电源生产能力,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400万元,可为平乐县创造400多人的就业机会。
工业集中区西区以发展电商物流总部经济园、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为重点,探索发展现代物流园、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可吸纳100多家企业入园创业发展。该区通过引导发展电商物流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引进知名电商、大型物流公司、经济贸易公司、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入驻,形成电商物流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聚集区。
广西立橙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平乐县工业集中区西区,占地面积30亩,投资4000万元,是一家专业生产速冻农产品的企业,初加工和精加工并存,年产量近万吨。年产值8000万元,纳税13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
公司负责人介绍到:“平乐的芋头质量很好,原材料提取非常方便,能节约相当多的生产成本,今年我们还将新增一个工厂,预计12月投产,投产后产量可翻三倍,主营产品芋圆、芋头块等,均属速冻食品。”
公司引进台湾先进的加工技术和严格的品控管理,坚持品牌的理念,原产基地种植,万亩香芋种植基地坐落在桂林平乐县青龙乡月亮山下,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下,受气候的影响,逐渐形成集色、香、味于一体的特优原材料,营养价值很高,是制作饮品餐点、美味佳肴的上佳食材。
2018年下半年,工业集中区又新增食品加工产业园、新型材料产业园和医疗器械产业园三个特色产业园,形成一区九园、园中园发展格局。
桂林平钢钢铁有限公司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及淘汰落后产能政策,重振桂林工业雄风,作为本地区的重点企业,在桂林市委市政府及平乐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平钢公司120万吨产能置换技改项目得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公司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技术改造,选用世界先进的冶金设备,国内第一家引进德国西门子公司量子电弧炉与意大利达涅利集团公司高拉速无头连铸连轧棒、线材生产线,吨钢能耗及环保排放全行业最低,真正实现节能、环保的绿色钢铁生产。
平钢钢铁厂负责人告诉我们:“当初15、16年的时候,整个钢铁产业的发展情况很不好,公司一直处于困境之中,多亏了平乐县政府不断为了我们的技改项目到处奔波,才使得我们这次技改能够有效实施。”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500亩,总投资16亿元,建成达产后年产钢材120万吨,产值80亿元以上,税金5亿元以上,可提供就业人数600以上,技改后的生产工艺世界一流,全国第一。项目投产后,同时还带动上下游8家企业的产业,预计增加40亿元产值,可实现产值120亿元,税金7亿元以上。
2019年以来,平乐县委、县政府继续加大工业发展工作力度,由县委常委牵头,加大园区交通路网建设力度,加大工业园区东、西区土地的收储力度,启动规划发展南区,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加大二塘产城融合力度,把二塘打造成一个为工业园区服务的高标准集聚区。
下一步,平乐县将坚定不移地按照“重振桂林工业雄风”的战略部署,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工业突破”、“工业振兴”战略,奋力实现“从建城老县、人口大县向经济大县迈进”的发展目标。
来源:桂视网、桂林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