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新手爸妈来说,大多数育儿知识基本都是从书中获得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3岁分床,5岁分房。”成了妈妈圈最信奉的育儿小贴士。“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发育”,很多父母严格按照书上的说法来执行,3岁了一定要给孩子分床,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点。
“3岁分床,5岁分房。”把这种年龄建议当成铁律,结果发现,孩子生病、黏人,甚至因此夫妻吵架的比比皆是。因为孩子分床分房,闹得全家都不得安宁是否真的值得?
的确,孩子始终都要学会自己独立入睡,但到底什么时候分房分床,你是如何选择时机的呢?
分床与不分床各自利弊
对孩子来说,出生后接触最多的就是妈妈,妈妈带给他们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是无人可以替代的。经常有宝妈说,孩子睡梦中都会到处乱抓,感觉到妈妈在身边他们又会甜甜睡去,否则就开始哭闹。这种从小培养的情感已成为孩子的习惯或者说条件反射。
但是,新生宝宝或是婴幼儿与父母同睡一张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容易挤压到孩子,甚至是蒙被综合症等意外事件。
所以,有专家建议,最好的办法是从小就让孩子单独睡小床,小床紧挨这大床,方便妈妈照顾,又能避免意外发生。宝宝大一点的时候,分房分床也更顺利。
分房分床,不要总纠结3岁还是5岁!
有的宝妈说,给孩子分房分床,对孩子和大人都是极大的煎熬,孩子哭闹不肯睡,大人心疼不忍心,结果只能是“藕断丝连”,屡试屡败。
我们都知道,优质的睡眠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的发育都有好处。但如果总纠结于孩子3岁了,一定要分床,睡前就哭的哭,喊的喊,你觉得孩子能睡安稳吗?
分房分床,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过分在意年龄,而应该注意孩子的表现。
我家孩子完全跟我们分房分床是他6岁的时候,他说老师讲的:“小朋友都应该睡在自己的小床上,不要妈妈哄,才是最乖的宝宝!”结果他回家就要求自己睡,而且过程相当顺利。
其实,不刻意强制分房分床的孩子反而更适应跟父母保持距离。爸爸妈妈可经常引导或通过他人之口“点醒”孩子,避免强制分床导致孩子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
如何让孩子分房睡变得轻松?
大多数情况下,小孩一般在上小学后,就会主动要求独立睡觉了。如果你真的想跟孩子早一点分开睡,那就要提前做好准备。
1、和孩子一起布置他的小房间
给孩子布置房间可让TA参与其中,劳动的成就感能让孩子从心里喜欢自己的房间,房间的陈设和用品,最好征求孩子的意见,这能有效降低分床分房的排斥感。
2、给孩子睡前陪伴
刚开始分床睡的时候,孩子们多少都会有些不适应,爸爸妈妈应及时给予安抚。睡前给孩子讲个小故事,读一读绘本或简单玩一会儿,这能让孩子感到心安并睡得安稳。
3、分房睡时打开房门
跟孩子分房睡,最好打开房门。既有利于及时获知孩子的状况,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就在自己不远处。如果孩子偶尔尿床、做噩梦或者被闪电雷鸣惊吓,孩子可以快速回到父母身边寻求安慰和保护。
4、 允许孩子偶尔耍赖
孩子明明自己单独睡得好好的,为何有时候又偏要跟父母睡呢?这样的情况不要着急责骂孩子,了解一下原因,是生病了不适?还是看到听到什么不好的事物?大多数时候,孩子耍赖,其实是TA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结语:
总体来看,什么时候给孩子分床,并没有统一的概念。每个孩子心理和生理成长的速度有早晚,或者你还在盘算怎么哄孩子独立睡觉,他却突然跑来跟你说“妈妈,我想要睡自己的房间!”小家伙会成长地让你猝不及防。
与其生搬硬套3岁还是5岁,不如细心观察孩子的成长,只要父母和孩子都准备好了,什么时候都行!
---------
小调查:你家孩子多大开始分床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