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场:带着钱袋与脑袋,能玩得转吗?

2019-07-25   华人视点

玩收藏,既需要“钱袋”,又需要“脑袋”。

其实,现在“有脑袋”的人很多,

比如很多学者,他们很懂行,但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进不了古玩艺术品这个圈子,这是个普遍现象。

但是,从根本上说,想在艺术品市场中混,没有钱,你根本玩不转。

不光是当代中国,古今中外都是如此,这个不奇怪。


中国自古有收藏的传统

传统的士大夫阶层集钱、权、学问于一身,有足够的条件将收藏之风雅发挥到极致。

而在当下,中国的收藏圈却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有钱收藏的人,学问是其“短板”,而有学问的人却又玩不起收藏。

中国当代搞收藏的有钱人,大都没功夫沉下心来搞研究。

可以说,九成以上的藏家就是抱着纯粹的投资心态进来的。

但是,这些抱着纯粹的投资心态进入收藏市场的有钱人没有搞明白一件事:

古玩艺术品不是一个普通的投资品,它的门槛比较高。

如果你不养成学习的习惯,就会犯错误,而且是犯很大的错误——被人骗得血本无归。

因为在古玩艺术品市场中,如果你缺少知识,投资艺术品就很容易陷入“迷信”——迷信大师、迷信名号、迷信专家。

而现在中国收藏圈的水太浑了:造假者比专家水平还高,许多“大师”也根本名不副实,甚至亲自参与造假。

当今古玩艺术品市场看上去无比繁荣,很多人一掷千金,但不是为了收藏,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

古玩艺术品倒手率非常高,通常不到五年又会投放市场。

那些所谓的“大藏家”,收藏品的数量和名头不知道多吓人,但那些东西摆在仓库里,又看过几次?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现在这个市场如此欠理性、“没文化”,倒也给一些对中国美术史有充分了解的藏家以“捡漏”的机会。

比如2010 年于中国嘉德拍得的元代张渥的《饮中八仙》,

当时预估了2000 万的心理价位,结果从300 多万元起拍,820 万元就落了槌。

对目前新晋藏家的观察,他们购买艺术品大体有以下几种目的:

一是要显示自己有身份、有文化,需要一些能够“充场面”的艺术品,在家里、办公室挂一下。

二是听说艺术品涨势迅猛,于是出于盈利心态投资、希望短期获利。

三是用艺术品送礼办事。

四是买了放家里,慢慢等升值,反正手里不缺钱。

真正的收藏家,收藏要有相当大的量,且成体系;

另外还得对艺术品有深入的研究,有丰厚的相关知识。

倒不是说学历必须得有多高,但他在长期的实践中学习和总结,慢慢就成了行家,是真正的收藏家。


中国自古就有收藏的传统,有一些家庭,祖辈的收藏在“文革”中都被毁掉了,

但现在新一代有了经济实力,于是重拾家族传统;

还有一些,“文革”中家族所藏被抄,后来也被归还了一部分。

这两种类型家庭出来的藏家底蕴比较厚实,而且承接家族的传统,有非常明确的收藏规划及脉络。

而占据了更大比重的新晋藏家,虽然没有家族的收藏传统,但也不能用“没文化”来概括。

他们当中,有年轻的企业高管,主要从事IT、科研、生物等行业;

还有一部分是所谓的“富二代”,大都受过海外或者国内高等学府教育;

再有一部分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代富人,

五六十岁之后,可能在商海中搏杀产生了倦意,也渴望追求一下文化艺术,开始进行收藏。

收藏这件事,无论你有多么充沛的资金,都不代表可以在这个市场当中为所欲为。

资金和所具有的知识必须完美契合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收藏状态。

所以对于新晋藏家,无论他多么有钱,无论是想介入哪个版块,建议从基础的东西开始收,不要一开始就老想收天价珍品。

懂多少就玩多少,不要透支自己的知识量,不要有太多虚荣心,否则一定会后悔。

古玩收藏最怕闭门造车,一定要多和人交流学习。

但如果你进入的是一个错误的收藏圈,那也是很要命的事情,

和什么样的专家、公司、藏友、经纪人打交道,

可能会从根本上决定你收藏的品质,也决定你可能达到的高度。

那么,进入这个古玩行到底有多难啊???

一难:有钱难买到

有钱难买到!

拍卖公司太贵,古玩市场太假!

从收藏家手里买,买前怕假,买到手以后还是怕假!

更怕脑子进水的二把刀们论真论假。

二难:缺钱难变现

古玩要想变现很难!难在卖家和买家对接平台太坎坷!

一件开门的古玩,张三说是真的,李四说是假的,王五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到后来,谁也不想买了!

三难:真货难被识

有钱的人不懂古玩,看到真货也不敢下手!

请人掌眼,一些人不是眼力不济,就是人品不济,要不就是脑子出了问题!

不是成人之美,而是各怀鬼胎!

四难:识货难搞钱

搞收藏的人,练出眼力的时候,钱都交了学费!

再碰到好东西,已经“捉襟见肘”了,再想买也只能“望物兴叹”了!

五难:找人难掌眼

不少有实力、爱好收藏的买家都喜欢请古玩商掌眼!

买家们忽视了生意人最不喜欢的就是帮人掌眼!

就是有利可图,也是一百个不愿意,看着百分百的对,也会贬低一番,最终是不把买卖搅黄了不罢休!

六难:行业难净化

古董遍地都是,人人都能贩卖、收藏!

任何一件事情,人人都会、人人都能的时候,这件事也就废了……

本来很珍稀的古玩,现在已成了烂白菜!

七难:造假难阻拦

古玩造假,古已有之,如今更甚!

毁了收藏,也毁了贩卖!更毁了人人曾经向往的古玩!

八难:素质难提高

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互相忽悠!

是自己一伙的,就互相吹捧,把假的吹成真的!

不是的就互相打压,把真的打成假的!

这样的人没品德、没教养,一只老鼠坏一锅汤,又何况是三五成群的老鼠呢!

九难:藏友难交心

搞收藏的人各自为战,人人都想天天捡漏,个个都怕别人捡漏!

说假话买假货的大行其道!

互相瞧不起不说,还互相忽悠!

结果是毁了收藏,也毁了古玩,更毁了自己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