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他是《林海雪原》中的参谋长少剑波,是《英雄虎胆》中的侦察参谋耿浩,是《海鹰》中的水手长李雄,是《赤峰号》中的舰长铁海雄,是《奇袭》中的侦察连长方勇,是《地道战》中的区长赵平原,是《打击侵略者》中的游击队长金哲奎,是《南征北战》中的高营长,是《南海风云》中的政委梁充海,是《啊,摇篮》中的旅长肖汉庭……
不用再罗列了,看了上述中国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经典影片,看了上述那么多经典银幕形象,你一定肃然起敬了!对,这位塑造的经典角色早已成为几代人记忆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就是张勇手老先生。
梳理张勇手的银幕形象,除少数几个之外,几乎都是军人形象,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演了一辈子军人,“我是陆海空全都演了一遍。”当年,张勇手的英雄形象红遍大江南北,成了彼时家喻户晓的银幕英雄。
在几十年的银幕生涯中,张勇手还有一个挚友,那就是无数人心目中的梦中情人王心刚。两个人同期进入八一厂,又都是年轻帅气的一类演员,本来他们是存有竞争关系的。可奇妙的是,年龄相近、兴趣相投,一起同甘共苦过的两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几十年的挚友。
1958年,王心刚、张勇手作为男一、二号与女一号王晓棠一起出演了《海鹰》,1962年,两人再度合作电影《哥俩好》,1969年,他们又在高山严寒的环境中拍摄了《万水千山》。
不但在电影中合作,在生活中,他们也是一见倾心,无话不谈,互帮互助,把对方当作最知心的好友。比如,由于王心刚为人低调,不事张扬,有人便指责他傲气、清高,仗义执言的张勇手怼人讲道:“心刚为人低调,可能是他的缺点,但辩证地看,这也是他的优点。不想张扬、不爱出头、不留恋名利,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No.2
张勇手原名张宗瑞,后改名为张永寿,从事电影事业后才定名为张勇手。他1934年11月10日出生于山西汾阳一个贫苦农家家庭,父亲70岁才生下他,改嫁过来的母亲此时也40岁了,二哥一姐都是同母异父。三岁时父亲去世。
1948年家乡解放,张勇手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随营学校。1951年,张勇手来到朝鲜前线。在前线,他为志愿军战士送粮食、弹药,运伤员,进行慰问演出。
当年,张勇手根本就没想过自己会与电影打一辈子交道。别说演电影,就连看电影,自己在拍片之前也只是看过《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十三勇士》。
1957年初,八一电影制片厂到部队为《柳堡的故事》选演员,张勇手没被选上。可过了不久,他便收到《黑山阻击战》的导演给他寄来的剧本。于是经过试戏,被选中在影片中扮演连长王海龙。1958年,张勇手正式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自此,成为一名电影演员。
对于张勇手来说,1960年是他演艺生涯十分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先后出演了八一厂的两部重要影片,一是在《林海雪原》中演少剑波,二是在《奇袭》中演方勇。尤其是他在《林海雪原》中饰演的深谋远虑、心细如丝的参谋长少剑波,刚毅果敢,个性鲜明,至今几十年过去了仍旧令人难忘。
之后,张勇手又先后在《奇袭》《哥俩好》《分水岭》《打击侵略者》《地道战》《南征北战》《南海风云》《二泉映月》《啊!摇篮》《飞行交响乐》《彩色的夜》《祁连山的回声》《沉默的冰山》《征服死亡地带》《十月流星雨》等电影中主演或参演角色。七十年代开始,他还涉足导演行当,先后执导了《南海风云》《彩色的夜》《祁连山的回声》《沉默的冰山》等电影。
2002年后,他先后出演《省委书记》《葛定国同志的夕阳红》《寻找成龙》《天河》《南口1937》《我在你身边》等影视剧。2018年,获得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No.3
张勇手的妻子是八一厂著名化妆师张加懋。张加懋14岁参军,出生于四川,在文工团工作,后来也去了朝鲜前线。他们最初的相识是在1948年川西军区文工队。与一些年轻女兵嫁给首长不同,张加懋却偏偏爱上了一无官职、二无学历的张勇手,用她的话说就是,“我就是看上了你的朴实、正直、善良和真诚,还有你独特的军人气质。”
在朝鲜战场,一对恋人偶然相遇。那个时候,他们不可能像如今的电影电视中描写的那样热情拥抱,而是当两人一起洗碗的时候,张勇手的手在洗碗池的水下,跟他心爱的姑娘的手握在了一起。而就是这样一次短暂的水下握手,竟让张勇手、张加懋两位老人每每回忆起来,都是一次心灵的悸动。
1956年,两人正式结为终生伴侣。他们有两儿一女,儿子都在国内从事电影事业,女儿则在日本生活。
如前所述,张勇手除了做演员,还当过导演。70年代中期,张勇手刚刚转行做导演,他就力荐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普通文艺兵刘晓庆,与大明星王心刚一起主演电影《南海长城》,这才使得刘晓庆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一线大明星。
其实,不仅刘晓庆,张勇手也是倪萍的恩师。在张勇手执导《祁连山的回声》时,倪萍并非知名主持人,而是一名影视演员,并且是一名没有什么名气的演员,是张勇手慧眼识珠发掘了倪萍,让她做了主演。
如今,演了一辈子军人的张勇手虽已年逾古稀,但满头白发的老艺术家腰板依然挺直,那双标志性的剑眉下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谈起自己从军60多年、从艺50多年,他心存感激:“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是组织的培养,使我不仅做了演员而且当了导演,我要感谢的是党和国家,它给予的远比我付出的多。”
一个多么知恩图报的老艺术家啊。祝福!致敬!
【喜欢老电影、老影人的朋友,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作者将与您一起向经典致敬,忆影人辉煌,共同重温曾经的美好时光。请记得关注“娱文娱视”我们这个小家,美文会及时发送到您的手机上,幸运会时时萦绕在您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