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撇, 是西南傣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喜食。“撒”系傣语,汉语意为凉拌。从广义上讲,这是用特制配料凉拌肉食的代名词。
撒撇最主要的四样食材就是米线、牛肉、牛肝、还有一碗配料独特的蘸水了...
/ 牛肉、牛肝 /
把腌制了一两个小时的牛肉和牛肝烘烤差不多将近40分钟左右把牛肉和牛肝烤至焦黄。
这牛肝和牛肉看起来黑漆漆的,但是别看卖相不怎么好,但是只有把外面烤焦一些,将牛肉、牛肝上的水分慢慢烘烤至干,一块厚厚的牛肉才能完全被烤熟,牛肉味也更香了!
为什么撒撇的牛肉吃起来那么香,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手撕牛肉”,烤熟的牛肉第一步要“面临”的就是“千锤百炼”。
当然也没有那么夸张了,但是被放在案板上用木锤子锤碎的过程也是难免的!锤得差不多了,再用手将牛肉撕成细细的细丝,这样的牛肉吃起来随意,味道也更棒!
第一次学会吃动物的肝就是因为吃了撒撇里的烤牛肝!外焦里嫩,就着米线吃,又有嚼劲又香!
/ 狠角色:蘸水 /
撒撇不同于其他小吃的魅力就是它自身佐料的独特啦!佐料中的主角应该就是那个大家都很熟悉的绿韭菜了。
辣当然也是撒撇征服众人味蕾必不可少的重要武器了,小米辣当然起了重要作用。一般的撒撇用的都是两种辣椒!
一种是糊辣椒,也就是把干辣椒用火烤焦以后舂碎再使用。喜欢吃糊辣椒的人应该就知道,用火烤焦后舂出来的辣椒,独有的那一股“焦味”才是众人最想追随的味道!
但是那样的辣子辣度又不及小米辣,所以撒撇的将这两种辣椒搭配在一起,可以堪称完美了。
撒撇除了那秘制的韭菜外,最重要的,就是酸了。撒撇的酸从来不是酸醋的酸,而是柠檬的酸,即酸得实在,又少不了柠檬的清香。
一个蘸水要配上两个柠檬,看着制作过程,柠檬水被挤出来来的时候,小掌的口水也已经被“勾”到下巴了...
煎好的芝麻也是舂成了沫子,一碗蘸水两大勺,吃起来不要太香...
作为撒撇的主要食材之一的米线,当然也少不了它自身的独特之处了。
别看这米线细,细有细的好处,就是软和入味!
怎么样看得流口水了吧,心动不如行动,在家里自己动手做一次试试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