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期筹备到试运营,再到正式开馆日,期间美后肆时经历了将近一年的孵化期,终于从一个咿咿学语的婴儿,逐渐蹒跚学步。
上下四层,总计21个空间的美后肆时,在此前试运营阶段,只有一层空间和大家相见, 随着9月22日即将到来,地下三层也将和大家say hi了!
美后肆时 景山市民文化中心这层半掩的纱,也终将伴随9.22开馆日完全揭开。
在此,美后肆时全体诚邀您成为她的开馆见证者,同时成为第一批美后肆时空间体验官(有神秘定制礼品哦~)。
#邂逅中轴 古城之美
开馆日招募见证官
在体验和见证的同时,我们将记录您的任何宝贵意见,并酌情采纳,融入到后期美后肆时的成长中。
见证并参与她的诞生,也在未来与您一同编织属于这个四合院的梦~
时间:09/22 09:00-10:05
地点:美后肆时F1美剧场
名额:20人
除此之外,开馆仪式当天,您还能参与以下精彩活动:
09/22 开馆日活动 |
|
09:00-10:30 |
|
09:00-10:30 |
|
09:00-10:30 |
|
09:00-10:30 |
|
09:00-10:30 |
|
09:00-10:30 |
|
09:00-10:30 |
|
09:00-10:30 |
|
09:00-10:30 |
|
10:00-11:00 |
|
10:00-11:00 |
“今景古韵 一城三带”摄影展 |
以下是开馆日具体活动
#景山会客厅
站在皇城根儿望北京
明代北京城主体就是在元大都城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最终形成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方城。老北京有句谚语,叫作“内九外七皇城四”,“皇城四”指的就是皇城的四门:天安门、地安门、西安门、东安门。
北京皇城的核心就是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
站在皇城根下,感受红墙琉璃瓦,四合院胡同巷,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藏着一段故事。
今天让我们从“皇城四”开始,以紫禁城结束,一同去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变迁!
时间:09/22 09:00-10:30
地点:美后肆时F1美会馆
名额:20人
费用:免费
主讲人 勾超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曲艺家协会会员。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书(北京)项目评审文稿撰稿人。北京戏曲、曲艺史研究学者,曲艺文学编辑、作家。非遗项目评书(北京)传承人马岐先生的入室弟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管理广播《茶余饭后话北京》系列节目《追根溯源说曲艺》撰稿人。
#非遗零距离
少年科学家 榫卯体验
榫为阳、卯为阴,阴阳相生,生生不息。一榫一卯,藏进中国天机,将世间美好环环相扣,凝聚古人千年的智慧。卯榫中国木质古建筑和家具常用的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榫卯讲究互相避让,以柔克刚,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一如祖先告诫我们的——“礼”,这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在了解榫卯知识的同时,我们更准备了榫卯建筑模型作品,带领大家体会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技艺。
9月22日,让我们跟随陈俊芬老师,感受榫卯阴阳相生,环环相扣的神奇,也从中感受古人千年智慧的结晶。
时间:09/22 09:00-10:30
地点:美后肆时F1美作馆
名额:10人
费用:免费
主讲人 陈俊芬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近20年,曾多次带着科学实践课走进北京中小学校园,展现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以及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寓教于乐,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四合院故事会
绘本《呀!故宫》
凰子是一只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故宫里的小老鼠,它还有几个要好的生活在宫外的老鼠朋友。有一天,凰子对它的几个朋友说起它的家——皇宫,朋友们却觉得凰子是在吹牛。于是凰子决定带它们去宫里看一看,看看宫里那些雄伟的建筑,还有住在宫里的皇帝和他的嫔妃们的日常生活。
跟着凰子这只小老鼠,我们既可以看到故宫的全貌,又能近距离观察各个宫殿。如果你还对皇帝的工作和生活内容感到好奇,也可以从这本书中一探究竟。
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故宫?大概是希望从故宫这座建筑中探寻明清两代皇帝生活的蛛丝马迹,感受一下帝王们奢华精致的生活,也从中发现历史的真实面目,毕竟那段历史留给世人的种种迷团实在太多了。《呀!故宫》用精美细致的插画和详细的文字介绍,展示了故宫这座建筑以及它所历经的岁月往事。
报名条件:3-8岁儿童
时间:09/22 09:00-10:30
地点:美后肆时F1美阅馆
名额:8组亲子家庭,每组限一名儿童
费用:免费
主讲人 菠菠阿姨
儿童阅读推广人,绘本课程讲师。
#景山家宴
巧克力桃山皮手工月饼
节虽未至,心却已动。月近中秋,是一年中最具诗意的时节,月饼寄予几多思念几多亲情,月饼厚望更多浓情更多蜜意。
如果说有一款月饼能美的让人屏住呼吸,好吃到使人念念不忘,还承载着手工精作的匠心精神,符合现代人挑剔的口味,再顺便将美味与颜值融为一体只一眼,就令人惊艳,那就是这款巧克力桃山皮手工月饼了。
桃山皮月饼,月饼中的颜值担当,是日本和果子的一种,起源于日本桃山,采用白芸豆沙配以蛋黄、牛奶、奶油等材料秘制调配而成,口感以细腻而闻名于世。将桃山皮运用到月饼上,改变了一直以小麦粉做月饼饼皮的传统。
在中秋将至前,由Seraphic老师带领大家DIY巧克力桃山皮月饼,见证颜值MAX月饼的诞生吧。
时间:09/22 09:00-10:30
地点:美后肆时F1美食馆
名额:10人
费用:免费
主讲人:Seraphic
PI CHOCO主理人,曾从事于医疗行业6年,随后开始学习制作手工巧克力,从师多位世界级巧克力大师。
#非遗零距离
永不凋落的绒花绒鸟
绒花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但若回到百年前,无人不知绒花。以蚕丝和铜丝为骨架的绒花,是一项在中国大江南北至少红火了600年的头饰。
北京的绒花工艺,原本是专供宫廷享用的,被称作宫花,后来才慢慢流入民间。绒花是“荣华”的谐音,物如其名,最初的绒花,以表示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
北京城有条花市大街,过去这里是宫花、绒花制品的集散地。慢慢地,绒花工艺的重心从制作饰品转向了更受大家欢迎的玩具,出现了以鸡禽造型为主的产品,也就是绒鸟。
北京绒鸟制作始于清初,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充分显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精湛技艺,现已被收入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期活动,将与您小叙古意,体验绒鸟绒花非遗技艺”,一起来看非遗传人如何手指翻飞间,传递这份“绒华”心意。
时间:09/22 09:00-10:30
地点:美后肆时B1美衣馆
名额:10人
费用:免费
主讲人 蔡志伟
“绒鸟张”张宝善的再传弟子,现为“北京绒鸟(绒花)”第六代传人,2010年被评为该项目的传承人。代表作品有:五彩凤凰、双孔雀、全家福、松鹤常青、吉祥物福娃等等;作品曾被中央二套和北京电视台报道,其中,“双孔雀”还获得中国工艺美术“中艺杯”银奖。
#古城艺韵
翰墨丹青歌盛世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无论是典藏书籍,还是碑文石刻;无论是中堂条幅,还是门楣楹联。从三山五岳到五湖四海,从高高的庙堂,到寻常百姓家;书法的内容或说古论今警醒世人,或传承伦理道德教人向善,或托物言志净化心灵。书法不仅在于外在的美,更在于妙笔生出的高尚的德操。
一张柔和的宣纸上,翰墨晕开千年历史回声。一幅书法展开了,灵动的文字间似乎有编钟的余音袅袅传来:汉家长衣宽袖的文人雅士们,居庙堂之高的官吏们,多少辞赋与奏折,多少檄文与颂歌,摩肩接踵一路走来,都被历史的风尘淹没了,倒是那个喜欢放鹅睡在东床的王羲之音容犹在,留下千古佳话。
9月22日,和陈小松老师一起感受宣纸上的翰墨,体味书法之美。
时间:09/22 09:00-10:30
地点:美后肆时B1美书馆
名额:8人
费用:免费
主讲人 陈小松
陈小松,安徽定远县人,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市东城区文物美术支社),曾任海南省古籍研究会秘书长等职,现任中鸿信国际拍卖古代书画部总经理。独立书法家。自幼喜爱书画,擅书法、书画鉴定、书画理论。书法作品及文章愈百次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四川文艺》、《书法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海南日报》、《第一收藏》等刊物。
#古城艺韵
工笔线描下的京剧人物
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其中服饰丰富的样式和色彩都包含着中国传统美学文化,墨彩如生,吹气欲活。
而中国国粹京剧以传统工笔画形式在宣纸上描绘出一个传神的艺术造型,不枉为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化展示。
那将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本期活动刘子艺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感受工笔线描下的京剧,在线条中领略国粹的魅力。
时间:09/22 09:00-10:30
地点:美后肆时B1美绘馆
名额:10人
费用:免费
主讲人 刘子艺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史本科,工笔人物教学与研究硕士,游美社导师。
#肆时韵味
静品一杯茶的禅境
茶道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美学的核心价值就是“自然”,源于自然,归于自然,体现自然之美。一壶茶,茶壶有量,茶味无量,品的是茶,修的是心。得茶之趣,知茶之妙,尽享茶味生活。心安神宁,专注当下,才能抓住生命中的每一刻精彩。
人生的起落浮沉,是静品一杯茶的禅境,拿起、放下、缘来,是茶。因空见茶,由茶生情。
喜欢上茶,也许是某个瞬间的事,也许是在美后肆时的一场“茶学堂”开始,感受茶的美好。
时间:09/22 09:00-10:30
地点:美后肆时B1美好交流中心
名额:16人
费用:免费
主讲人 包福英
高级茶艺师和评茶员、日本里千家茶道中级、雪月花茶道高级、中国社会艺术协会理事,哈屯嘉茗品牌和《哈屯茶艺——最尊贵女主茶艺》(生活美学茶)创始人、陆羽《茶经》践行者。
#景山票友大会
《范家店》评书专场
“马瘦毛长蹄子肥,儿子偷爹不算贼。
瞎大爷娶个瞎大奶奶,老两口过了多半辈儿,谁也没看见谁!”
这段是《范家店》中的开场定场诗,在演出开始的时候,评书艺人往往先念诵四句或八句诗,这些诗句往往诙谐幽默,短小精悍且让人印象深刻,为的是快速聚拢观众耳音,以便演员马上进入表演,这样演员就先定住了场,故称为定场诗。
本场将由大逗相声演员王梓鑫为大家带来评书《范家店》,故事说的是北京前门“同福楼”饭庄跑堂李明斋和他媳妇李大奶奶啼笑皆非的家长里短。
时间:09/22 09:00-10:30
地点:美后肆时B2美好演播厅
名额:30人
费用:免费
主讲人 王梓鑫
拜师相声表演艺术家郑健学习相声艺术,表演风格活泼鲜明,立足传统,不断创新,先后创作并排演了十余段相声作品。
#古城记忆 如影随行
藏匿在老物件中的老北京
我们常常将时间形容成精灵,当希望它留下的时候却呼啸而去,当希望它转瞬的时候,却岁月悠悠。
但却突然有一天,身边所熟知的物件儿都几乎消失,新的占据,旧的离开,循环往复,自古如是,然而老物件儿不正是时间留下的磨痕实物吗?
从2010年开始,安建达老师便开始留意周边的老物件儿:有众多老北京人做买卖人的响器,也有过往生活里司空见惯的搪瓷缸子,有北京冬天烧蜂窝煤的模子,甚至还有做红薯粉儿的漏勺……
在重温与回味的同时,也有着更加厚重的感受,从中体会到一种精神气质:我们走过的路,我们延续的今天,我们从哪里曾经出发,我们以后还会走向何种更美好的远方,旧物都应该是见证者。
本期老物件故事分享会,让我们在安建达老师的分享中,与老物件一起来一场时光穿梭之旅,找寻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时间:09/22 10:00-11:00
地点:美后肆时B2美展馆
名额:10人
费用:免费
主讲人 安建达
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长期致力于建筑壁画浮雕、艺术壁饰的创作,获有民间铜雕“北安”之称,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会员,著有短篇小说集《37传》,设有个人公众号“安建达铜艺术笔记本”,沉迷文字,笔耕不辍。
#景山影像馆
“今景古韵 一城三带”摄影展
北京这座现代文化和文化底蕴高度碰撞的城市,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形成了围绕京城的三大文化带,即: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及西山永定河文化带。
美后肆时作为市民文化中心,记录、传播北京文化的主要宣传阵地,自始至终诉说着北京的老文化、老故事,记录传播北京文化,展现着北京的新面貌、新风尚。
此次摄影展,用真实客观的视觉将北京古韵展示给大家,使古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一城三带”展览作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恢弘壮丽的古都风貌,从作品极富内涵的线条和影像内容,观众可以品味出蕴涵其中的时代精神和北京特色,领悟到首都历史文脉的源流和人文精神的精髓。
时间:09/22 09:00-10:30
地点:美后肆时B1美展馆
本次影像展由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美后肆时 景山市民文化中心联合举办。
交通提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40号
地铁: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F口出,向东步行至美术馆后街,再向南步行5分钟即到;地铁5号线张自忠路站D口出,向西步行至美术馆后街,再向南步行5分钟即到;也可在美术馆站B口或东四站D/G口出,骑单车前往。
公交:2、104、108路公交宽街路口南下车。
温馨提示:美后肆时周边停车不便,建议您绿色出行。
美后肆时
美后肆时,作为景山市民文化中心,是一个集生活美学、文化体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城市文化生活空间,将阅读、戏剧、演艺、国学、艺术、文创、园艺等生活方式体验内容融入百姓日常,为在地居民乃至北京市民呈现一个兼具多元化、场景化和文化内涵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美后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