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痣-离心性后天性白斑

2019-09-02   医学护肤丛医生

离心性后天性的白斑又称晕痣,不是说长颗痣就晕了,而是指痣的周围产生日晕一样的光环。

有可能是白癜风的一种,有时和白癜风同时发生。

表现为色素痣周围出现一圈局限性色素脱失,是一种细胞毒T细胞为主要效应细胞、多种细胞参与的色素脱失性疾病。

离心性后天性的白斑发病率约1%,多发于青少年,好发部位为躯干部, 临床上单发晕痣较多见。发病原因不明,原有色素痣经冷冻、激光治疗或抓伤等刺激均可诱发白斑。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皮损好发于躯干部,特别是背部,偶见头面部,上肢少见。可单发或多发,以斑点状色痣为中心的圆形、椭圆形色素减退斑,大小不等,均匀一致的白晕逐渐增大到0.5~1.0厘米或更宽(见图一)。白色晕轮与色素痣可同时发生,或围绕整个痣周围间隙发生。

2.病理特点 通常表现为混合痣,少数表现为皮内痣或交界痣,其他如蓝痣、纤维瘤甚至恶性黑色素瘤偶尔也会遇到。特点为痣周围真皮内有密集的淋巴细胞和一些巨噬细胞浸润,有时与痣细胞混合在一起。白斑处病理变化为基底层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及黑色素粒均明显减少或消失,基底细胞环大致存在,其上色素明显缺失。

3.皮肤镜特点 皮损中央可见大小不一的褐色小球,呈球形模式,边缘的环为无结构的白色区域,可见血管扩张。

激光治疗方案

晕痣的治疗目前无定论,激光或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1.CO2激光治疗,波长为10.6μm,是一种气体激光,它可以让组织气化而达成治疗的目的。

2.如激光切除晕痣后,周围皮肤合并有白癜风,参照白癜风治疗方案,如308准分子激光或光照射等。

激光操作流程

拍照存档,仔细检查病变组织的位置、范围、是否合并其他病变。

签署手术同意书。

术前清洁患处,皮下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

选择合适激光计量参数,予以激光气化切除。

术后立即予以外涂抗生素软膏。

嘱患者一周内保持创面干燥,防感染,防水。

不良反应

需要关注的不良反应为创面感染,极少数创面愈合后出现瘢痕。

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

1.严格掌握禁忌症,如皮损有红肿、破溃等症状,不予以治疗。

2.激光能量设定要精准,晕痣清除干净即可。

3.创面如出现感染倾向,需换药治疗。

4.可使用促进创面愈合和预防瘢痕的药物,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积雪苷软膏等。

5.如出现瘢痕,可予以点阵激光治疗。

参考文献: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治疗前 治疗后308nm准分子光)

END

朱敏刚

皮肤科主任医师、浙江省医疗美容主诊医师、2016年浙江省优秀皮肤科医师。从事皮肤性病专业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除熟练掌握皮肤科常见病诊疗外,近年来对过敏性皮肤病和影响美容的面部皮肤病进行了重点关注和实践探索。专家门诊时间:嘉善一院周二上午(过敏性皮肤病),周四下午(美容皮肤科)

更多护肤科普,

护肤在西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