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报告!

2019-12-30     活力内蒙古

 在2020内蒙古艺术学院新年音乐会上,当主持人回顾2019年的成绩,说到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38次的创作修改和研讨,5个版本的打造,历经艰难而又美好的孕育过程,这部舞剧填补了自治区在文华大奖领域的空白,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一年,这部舞剧成为自治区舞台文艺奋进新时代的最强音。

2019年

自治区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

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

满足人民对美好

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让人民群众

收获更多、幸福更多

从“高原”走向“高峰”

在这一年:

  自治区颁布了《乌兰牧骑条例》并于11月1日起施行。

  编制了《乌兰牧骑事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乌兰牧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旗县乌兰牧骑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为部分贫困旗县乌兰牧骑配发了中巴车。

  我区各地乌兰牧骑积极发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认真履行创作、演出、宣传、传承、创新、辅导、服务职能,全年深入基层演出8756场(次)。

  自治区制定内蒙古舞台艺术精品创作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内蒙古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推出了舞剧《驼道》、话剧《红手印》、京剧《大盛魁》等一批精品剧目。

  舞蹈《黑缎子坎肩》2019年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金奖。

  全区深入实施“草原文艺天天演”工程,组织各级文艺院团深入基层演出1万余场次,在呼和浩特举办“草原音乐周末”驻场演唱会30场次。

  8巴林右旗加大投入、提供政策支持,至今已经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发行了百集电视说唱艺术片《格斯尔故事》,是我国近40年来搜集整理《格斯尔》史诗工作中产生的第一部电视艺术科学资料片。

  目前,相关专家学者们正在研究制作一系列《格斯尔》动漫、画册、舞台剧等文化产品。

从“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

  在2019年6月29日开幕的第六届内蒙古国际马术节上,骑手一箭开赛。

  2019年的夏天,内蒙古广发英雄帖,成为爱马人士的“会客厅”。第二届中国马文化节暨首届内蒙古国际马文化博览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千古马颂》是中国首创大型马文化全景式综艺演出剧目,已经累计演出248场,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近28万观众观看。

  内蒙古马元素的多元文化体育旅游休闲项目风生水起。遍布草原牧区各种规模的那达慕赛马等一批精品体育旅游赛事和特色休闲运动项目,每年举办600多场次。

  马博会是内蒙古各族人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嘱托的具体行动。此外,马博会也开拓了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是内蒙古走实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高质量发展的一条新路子。

从“一盘棋”到“一张网”

2019年,基本陈列《天骄蒙古》荣获2018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这一奖项,被誉为博物馆展览界的“奥斯卡”。

仅2018年,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本级安排资金7082万元用于面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各盟市、旗县也相应安排了专项资金,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走深走实,收到了良好成效。

目前,通过开展“送戏曲进乡村”活动,我区购买了7个民间剧团戏曲节目,为10个贫困旗县群众演出100场。

结合草原牧区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实际,在四子王旗等4个边境贫困旗开展乡村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试点工作,着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如今,全区公共图书馆有117个、文化馆120个,有博物馆185家、美术馆24家,有苏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093个、嘎查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12522个。

全区所有旗县区实现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覆盖,体育场地总数达到5.56万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达到41%。

来源:内蒙古日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CjgVm8BMH2_cNUgh2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