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本想只红一次,却把自己活成了顶流

2019-08-23     冷眼观贵圈

朱一龙:本想只红一次,却把自己活成了顶流

近日,《回归》曝光了预告片。

它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七个故事之一,讲述香港回归时期的盛况,再现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其中,朱一龙和杜江扮演的升旗手引起了极高的关注度。

在官方放出的海报中,朱一龙身着白色军装,神情严肃,器宇轩昂。

一张海报道出了无数迷妹的心声:

帅哥都上交给国家了,我们只能欣赏。

虽然是句玩笑话,但确实在理。

为了展现出升旗的精神面貌,使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朱一龙和杜江排练了无数次。

朱一龙坦言:“手套全被汗水浸湿了”。

尽管很累,他仍然无比自豪。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业内,更是祖国对他的肯定。

一遍遍的排练,一次比一次更加出色的表现,直到成片发布。

对待拍摄工作,朱一龙一丝不苟。

不仅是因为这部片子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他对内心的坚守。

从入行的第一天起,他就已经这么做了。

时光倒退回十三年前,朱一龙刚收到北京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这个来自武汉的小伙子很腼腆,得知被录取后一时难以置信。

这不是他的梦想,而是妈妈的心愿。

天下的父母无一不盼望子女能够成为人中龙凤。

朱一龙的妈妈从小便有个演员梦,自己没能实现,就把“宏愿”寄托到儿子身上。

儿子长得不错,从小就被她逼着练钢琴,练不好就会遭到一顿呵斥甚至“竹笋炒肉”。

好在他虽然骨子里叛逆,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听话的。

于是他努力地练习钢琴,考上艺校,一路过关斩将考到北电。

可是他对表演并没有十足的兴趣,天分也还差了些。

老师要求他们放下包袱,去演猪演狗,尽最大程度扮丑。

朱一龙放不开,却又不得不按照老师说的来。

当时班里很多同学都很活跃,会主动表现自己,主动给自己找戏。

而朱一龙从来都是安安静静地听课,认认真真地演戏。

不善于表达自己,这样的性格并不吃香。

也难怪老师评价他“乖”。

与拍电影相比,他更喜欢演舞台剧。

因为可以连贯地,没有任何压力松懈地展露自我。

所以他自己毕业后会去演舞台剧,毕竟这是大学里接触最多的东西。

可他还是成了一名演员,主攻电视剧,其次是电影。

“好好做自己,天道酬勤,总会有你的舞台”。

看到朱一龙成名后,彭冠英总结出这样一句心得。

他是一名演员,亦是朱一龙大学四年的室友兼好友。

实际上从大一开始,老师灌输给他们这个道理。

那一届的学生都很听话。尽管对前途迷茫,但在专业上丝毫不敢松懈。

每天刻苦地训练基本功,排大戏,生怕毕业考核不过关。

老师说要“尊师重道”,他们就尊师重道;

老师一句“先做人后演戏”,所有人都老老实实地跟着念。

朱一龙自然也不敢反驳。

他下定了演好戏的决心,却没有走红的捷径。

不过他的资源一直都不错。

很多混圈几年后仍然籍籍无名的演员接到的戏会越来越少,他却恰恰相反。

拍的戏数量日渐增多,可挑大梁的从来都不是他。

当然他也没什么名气,勉强能在屏幕前混个脸熟。

直到2015年冬播出的《芈月传》。

他在剧中扮演芈月的儿子嬴稷,就是秦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昭襄王。

尽管是男n号,到后半段才出场,却依然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面容俊朗,不怒自威”

他把对母亲复杂的感情拿捏得恰到好处,近乎完美地诠释了意气风发的王子是如何成长为深沉隐忍的帝王。

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英俊的新人演员是谁?”

殊不知27岁的他入行已经六年了。

他有了点人气,却没能接着这股东风迅速火起来,相反还遭到了不少吐槽。

他演了根据古龙的武侠小说改编的古装剧《新边城浪子》。

题材很好,败就败在剧情和造型上,又雷又扯。

有人说他扮演的傅红雪是典型的“面瘫脸”,也有人夸他演得不错。

总之毁誉参半。


一部《镇魂》捧红了朱一龙和白宇,尤其是前者。

尽管剧播到一半被下架,仍然挡不住他红的速度。

“红得发紫”用来形容《镇魂》播出后的他再合适不过。

一是因为外形帅气阳光,二是演技着实出彩。

他似乎把多年打磨出的演技全都扔到这部戏里了。

一个人在三种人格间无缝切换,每一种都没让观众跳戏。

这就是专业。

“当我去演戏的时候,这三个人物已经完全住我心里了”。

他先读了剧本,再看的故事,来来回回好几遍,全部摸清后才开始进组拍戏。

面对一夜爆红,朱一龙还是有点不习惯。

他被安利了“pick”,被动地接受了无数镇魂女孩打造的网络词汇。

这些对于他来说,未免也太超前了。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入圈以来,朱一龙始终抱着这样的态度。

他觉得把戏演好就可以了,红不红就交给上天吧。

在某次采访中,记者提及他对演员生涯的打算,他很清楚地说:

“我觉得一个人可能一辈子红一次就可以了”。

红一次,意味着有一个能够被大众记住的角色,未来的发展仍然渺茫。

难道有上进心的演员不该回答“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被人记住的角色”吗?

不过命运显然不赞同朱一龙的想法。

去年底的一部《知否》又让他火了一次。

小公爷令人心动,两部戏足以奠定地位。

他迅速跻身一线演员行列,超话排名不断靠前。

有那么几次,他的超话打败了蔡徐坤,成为名副其实的顶流。

好像是在周杰伦的夕阳红粉丝团打投期间。

按说流量与演技很难对等,在他这里却实现了。

别人都是靠流量夺资源,然后再议演技。

他反其道行之,靠着演技博得流量。

尽管他自己从未主动想要过。

文/【冷眼观贵圈】原创,转载请注明: 冷眼观贵圈,欢迎订阅,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8X-xGwBJleJMoPMWpH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