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混的好不好,就看这一点

2019-11-01   魔鬼销售学

职场上有这样两种人:

一种是越忙越乱,总是疲于奔命,特别狼狈;一种是效率奇高,什么都能做好,且很少做无用功。

当然了,这两种不同段位的人,最终的差距会被拉的越来越大。

那么问题就来了: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呢?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来聊点这方面的所思所悟。

01

那些总是疲于奔命的人,输在哪里?

我们总是说,不努力的下场,往往是比较惨淡的。

但是,你知道比不努力下场更惨的是什么呢?


是已经很努力了,结果却还不如那些不怎么努力的人,这可真的是太太太悲催了。

那么,一些越忙越糟,疲于奔命的人,他们输在什么地方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来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口渴了想喝水,但无奈锅里的水刚烧开,所以他只好将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吹一吹,扬一扬,再倒回去。

这确实是一个可以让热水快速凉下来的法子,但他折腾了半天,还是喝不到水,因为水依然很烫。

一朋友看到后就很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反复地将水舀起来又倒回去,他说我想等水凉了喝点水。

朋友听完就乐坏了,对他说,你不把锅底正在烧着的柴火拿开,你就是舀到明天也喝不上啊。

这就是“扬汤止沸,不如去火抽薪”的故事。

想要热水凉下来,光将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来回这样操作是不够的,你还得保证不给其加热,将正在锅底熊熊燃烧的柴火给去掉。

那些越忙越糟糕,工作效率低下的人,往往就是这个故事里的蠢人,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努力常常无效,做的都是无用功。

实际上,想要解决问题,如果不能从“根”上去解决,往往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

古人总说,斩草要除根。

斩草之所以要除根,就是因为怕春风吹又生,而当你将其连根拔起,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事了。

不少人输就输在这里,他们看不到问题的核心,解决问题抓不到重点,总是做表面文章。

比如说,有人觉得自己工资低,便频繁跳槽,希望能遇到一个舍得给自己开高薪的老板。

但问题的真正根源往往是什么呢?

并不是他历任的老板有多么的抠门,有多么不友善,而是他的能力就值这么多钱,野心与个人价值并不匹配。

再比如说,有道题目做不出来,无论换了多少支笔,都解答不出来。

这是很正常的,因为问题不是出在用什么笔上,而是答题的人根本就不会解答这道题。

一个人如果发现不了问题的核心,那么就只能在黑暗中忙碌了,而这样的努力大多都是无效的。


这就是不少人总是越忙越乱,越努力越差劲的原因。

02

一个人混的好不好,就看一点

俗话说,治标先治本,一个人能不能混的好,其实看一点就知道了,就看他有没有治本的能力。

而想要“治本”,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能发现核心问题,要先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才有可能治本。

真正的聪明人,往往都具备这样的能力,能一眼看到问题的本质,找到真正的原因。

电影《教父》的原著中,有这么一句话: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认知高度呢?

我的观点很简单:多问几个为什么

就以职场上升职加薪这件事为例:

有人工作的时间也不久了,却一直停留于原地,薪资不涨,职位不升,如果想要改变这个问题,那么首先就是得找到问题的本质。

为什么薪资不涨,职位不升呢?

所有的问题往往都分为两部分,一是客观的问题,是外部的,是我们自身无法决定的;二是主观的问题,是内部的,是我们自身的原因。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有两个:

1. 老板不厚道,公司效益差等等;

2. 我们自己能力不行,或者不讨老板喜欢等等;

那么,这个问题远没有到终结的时候,这才只是表面原因,我们还得继续往下面挖,已经变成两个问题:


1. 这样的老板要不要继续跟随,这样的公司还能不能待了?

2. 为什么自己的能力不行,我为什么不讨老板喜欢呢?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不难回答,这样的老板和公司,显然是不适合待下去的,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如果离开,我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就复杂了,比如说一直没有学习和成长,不太自律,导致能力不行,情商不高,不会说话,导致和老板相处不好等等。

那么,新问题也随之而来了:我如何才能成长,如何才能让能力提升?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 ...

遇到问题,不要满足于只问一个“为什么”,应该在这个“为什么”的基础之上,再问“为什么”,问的越多,挖的越深,越容易接近问题的本质。

这往往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不走弯路,快速且有效地解决问题。

一个人能混出什么名堂,就看这一点。


作者简介:哈叔,青年畅销书作家,著有《决定你成功的不是情商,是逆商》,擅长用历史解构职场,文字接地气,简练精辟,深受当代年轻职场人的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