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脱贫:“悬崖村”彝族老乡告别“步步惊心”,迎接“开开心心”

2020-05-14   华舆

原标题:中国式脱贫:“悬崖村”彝族老乡告别“步步惊心”,迎接“开开心心”

编辑:崔相光

走下天梯 “悬崖村” 四川31户贫困老乡搬新家。(视频来自中新网)

中新社·华舆讯 综合报道 5月12日至14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84户村民告别世代居住的高山,陆续“拎包”搬入县城的新家。

5月13日,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31户村民带着行李通过钢梯下山,集中搬迁至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图片来自中新社 张浪摄)

四川凉山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坐落于此的阿土列尔村因曾经学生上学需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而被外界关注,并得名“悬崖村”。2020年“五一”之前,昭觉县最大的一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进行了抽签分房,“悬崖村”村民分到了设施齐全的新房。

5月13日,俯瞰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图片来自中新社 张浪摄)

背上早已收拾好的行李、穿上干净整洁的民族服装……13日一大早,阿土列尔村的31户村民成群结队地朝着新家出发。

5月13日,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31户村民带着行李下山,集中搬迁至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图片来自中新社 张浪 摄)

8点多,“悬崖村”村民某色拉机面对大山开始了直播。他熟练地穿梭于村里的各家各户,用镜头让网友近距离感受“悬崖村”的“大日子”。不到一个小时,便有超过3000人观看了某色拉机的直播。

伴随着彝族小伙高亢的歌声,31户村民相继下山。人群中,今年51岁的某色拉则格外与众不同。他身着帅气的西装,穿着锃亮的皮鞋,背着昨晚早已准备好的床上用品和香肠腊肉,步履矫健,走在搬家大军的最前面。

“我们一家4口搬入了100平方米的新房子,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会在县城有这样一套漂亮的房子。”某色拉则计划在新家打扫完卫生后,去购置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5月13日,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惹机伍牛、吉巴木史夫妇在新家整理床铺入住。(图片来自中新社 张浪摄)

“悬崖村”村民新家所在的安置点是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将安置3900余户18000余人。搬迁民众来自昭觉县28个乡镇的92个边远山村。记者走进安置点看到,处处都是现代元素与民族风情的完美结合,周边配套修建的7所学校、3所医院正在抓紧施工。

搬新家,既激动,又不舍。“悬崖村”村民吉巴木史说,新房固然美丽舒适,但自己放不下住了大半辈子的“悬崖村”,他和几位村民约好,以后每隔几天都会返回“悬崖村”看看。

“天梯”变坦途,“悬崖村”变迁有目共睹

“悬崖村”最早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是在2016年5月。“悬崖村”海拔1400米左右,距地面垂直距离近1000米。数百年前,村民为躲避战乱和匪患来此居住。2016年时,山上的72户彝族村民走向外界,需要顺着落差800米的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

“悬崖村”原来悬崖峭壁上的“附岩藤梯”。(拼版图片来自中新社 饶国君摄)

2017年,“悬崖村”的孩子们在大人护送下经过钢梯下山,准备前往学校去读书。(图片来自中新社 饶国君 摄)

2017年6月,耗费了6000根钢管、120吨钢材、近3万人次人力后,从山底通往村庄的2556级钢梯终于竣工。世世代代攀爬藤梯上下山的村民,到了这个时候上山需1个多小时,下山只需40分钟。这比以前快了一倍还多,安全系数则高了好几倍。

2020年,“悬崖村”84户村民告别世代居住的高山,陆续“拎包”搬入县城的新家。

发展乡村游,探索长效“脱贫路”

从“悬崖村”远眺峡谷谷底。(图片来自中新社 饶国君摄)

藤梯变钢梯、通了4G网络、有了农家乐和商店,游客越来越多,发展旅游业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项投资6.3亿元人民币的文旅项目在村里落地了。”时任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吾木牛告诉记者,该项目分三期建设,将打造“悬崖村—古里拉达大峡谷景区”世界级山地特种旅游目的地,从而进一步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从500米上空俯瞰四川凉山“悬崖村”全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村庄。(图片来自中新社 张浪摄)

如今,“悬崖村”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景点,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昭觉县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子阿牛介绍,不是所有“悬崖村”村民都搬入了县城新家,有一些青壮年主动选择了留下。进行系统的技能培训后,他们将帮助“悬崖村”打造民宿、开发旅游,与这座村庄共同成长。

除了旅游业,阿土列尔村同时在进行产业创新。村子的几百亩土地位于迎风坡,格外肥沃,油橄榄已试种成功,部分村民前往云南学习了三七种植。未来,这里的玉米会变少,油橄榄、三七等经济作物会多起来。

中新社,2020年5月13日,《四川凉山“悬崖村”84户村民“拎包”搬入新家》

中新社,2018年1月31日,《四川凉山探索“悬崖村”长效“脱贫路”》

中新社,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揪心”凉山州“悬崖村”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