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忙忙碌碌地为生活奔走
在晚上下班的路上迷茫
会不会偶尔也会想想
想回到那个单纯快乐的过去
娱乐篇
那时候,在人民公园玩儿一场就是最奢侈的享受。
一家人去人民公园划划船是蛮愉快的事,“让我们荡起双桨......”
去电影院青海人民剧院看一场电影,就是周末最好的放松。
那时候,广场居然如此热闹。
交通篇
还记得当时售票员的票夹吗?夹着不少票子,当时觉得这个小夹子能值很多钱。
那时侯,十字街头基本上没有红绿灯
那时候,前面大梁上坐一个,后座上再坐一个,一不小心睡着了,就把脚卷进车轮里,哭得撕心裂肺。
那时候,西宁火车站每天经历着离别。里面开过一趟趟的绿皮火车,虽然没有现在的高铁舒服,但却带着浓浓的乡愁。
那时候,出行最奢侈的享受。
消费篇
那时候,大什字和西门可是西宁最繁华的地段,这可能是西宁人最早的淘宝阵地了。
那时候,西大街百货和大什字百货可是高消费场所呢。
湟光也毫不逊色呢!
街道篇
这些熟悉的街道,你还记得多少?
生活篇
那时候,我们听音乐的磁带,基本都长这样……
那时候,我们把皮筋儿挂在树上,马路上就能跳起来!
那时候,妈妈没事就会坐在缝纫机前,做起针线活,这意味着又有新衣服了!
那时候,没那么多水乳、眉笔、口红,一盒雪花膏,就是女人全部的化妆品。
那时候,大美人挂历,家家户户门后都挂着一个,然后把去年的挂历用来包书皮。
那时候,搪瓷脸盆绝对是每家每户的生活必需品,颜色大多是红色,还会印着红色的喜字!
上学篇
那时候,我们都穿着花袄,带着碗兜,听老师的话排队过马路,那时候的快乐却是现在用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
那时候,我们上过的学校现在可能也不是记忆中的它了。
最吓人的是家长签字,签一个“阅”字或是家长大名。有时候让字迹成熟的同学代签,还要随时担心被老师发现。
我们还有许多集体活动,比如运动会,广播员说的开幕词都是从各班“投稿”上来的,风格类似于:“看,正向我们迎面走来的是XX班的同学,他们喊着嘹亮的口号,通过了主席台……”
开学前一天叫返校日,好久不见的小伙伴都来了,甚是想念,顺便借下暑假作业。然后就是发新书,看看有多少篇文言文,接下来就是轰轰烈烈的包书皮运动……
光阴匆匆而过
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来源:爱西宁社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