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人•礼赞70年|西安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2019-10-08   西安城管

01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为深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爱国情怀,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的发展巨变和光辉历程。
我局特别策划推出《城管人•礼赞70年》系列专题报道,激励城管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绣”出新成绩,迸发新活力,树立新风采、展现新气象,奋力谱写新时代下西安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从2019年9月17日起,在微信公众公平台进行推送,敬请收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1949-2019

西安从城市公园

到公园城市

西安的公园

是市民休闲游憩的娱乐场所

也是文化交流的传播场所

可是,你是否了解

新中国成立之初

西安仅有莲湖公园、革命公园和儿童公园

总面积18.6公顷

莲湖公园

坐落在唐代宫城承天门遗址上。明代秦王朱樉取其高低不平地势,引注通济渠水,在此建王府花园。因开凿人工湖,广植莲花,名叫“莲花池”。1916年辟为公园,称“莲湖公园”,是西安历史最悠久的公园。

革命公园

西安革命公园位于西五路东段北侧,创建于1927年3月,为纪念北伐战争前夕,陕西国民军坚守西安死难的军民而建。建国后经多次维修改造,如今是西安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儿童公园

西安市儿童公园位于西安市西大街贡院门,初建于1928年,是西安最古老的三所公园之一。1960年,随着公园旁的第八医院改为儿童医院,公园也更名为“儿童公园”。 园区中的假山、石马、长鼻子大象、地下旱冰场以及西安地区最早设立的哈哈镜,承载着几代老西安的童年记忆。

党和政府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要求,于1958年发动群众,历时120天,在兴庆宫遗址修建起了兴庆公园。

|当时的图像|

|当时兴庆公园风景|

1958年5月22日《西安日报》第一版报道了题为《兴庆公园已初具规模——假山土岭高高凸起 兴庆湖底正在修整 多种花木枝青叶茂 湖北茶社接待游人》文章,文中写道:“兴庆公园的建园工程已进入平整阶段。分布在园内的很多假山土岭已高高的凸出地面。在唐代龙池旧址上开凿的兴庆湖,只待湖底的修整工作完毕后就可放水。为满足爱好划船游客们的要求,公园管理处正赶制游艇……”

|1958年报道|

今天我们看到的兴庆公园占地面积780亩,其中湖面150亩。

与此同时,上世纪五十年代丈八沟、小雁塔等7个苗圃相继开建。1959年西安植物园建成。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劳动公园和大兴善寺建成。然而,直到1978年西安全市拥有的公园数量,包括兴庆公园在内只有6个。

改革开放后,西安对公园建设做了系统规划,1984年4月24日《西安晚报》第二版刊发题为《古城西安未来蓝图——公园·河湖·林带》文章。

|原版式|

文中介绍:“充分利用明代城墙、城河以及环城绿地建设环城公园。在市区四个方向规划四个大型绿化区和公园。西安机场迁移后,绝大部分规划为绿地。将兴庆宫公园扩至东关正街。唐芙蓉园按唐遗址恢复,结合植物园、慈恩寺、大雁塔苗圃、曲江池建设成为具有唐代风格的风景游览区。现李家壕污水库净化后,结合汉城遗址规划为水上公园。

|曲江池遗址公园|

城市西南区以已有大型苗圃为基础扩大规划为郊区森林公园。沿唐长安城遗址修建防护林带。浐、灞、沣、氵皂河沿岸均规划一二百米宽的绿带,外围留五百米宽农林间作区,形成绿色走廊。引大峪水入城,形成市区河湖系统。引水入城后,恢复曲江池,净化兴庆湖,沟通环城河,开辟东桃湖水面,并在市区一些广场和大型公共建筑前设喷水池,丰富城市街景。”城市园林绿化蓝图初步形成。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西安市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投入。西安第一个现代化广场——新城广场的整体环境和绿地改造完成,未央路、长安路、兴庆路、二环路等多路段进行绿化,新建了以南门、北门、钟鼓楼、西华门、北大街、玉祥门、土门等为代表的城市绿地广场,城市绿化实现了新飞跃。

1996年西安市公园数量增至39个,各具特色的大、中、小型公园中,有三分之一是郊县、企事业单位或村镇利用社会力量修建起来的。

同时,上世纪90年代,西安启动护城河清淤工程,环城公园也进行了提升改造。西安环城公园建于1981年,历史悠久,风貌独特,是西安人最喜欢去的开放式城市公园。如果问一个老西安人,西安哪个公园的变化最大,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环城公园,“那个时候到环城公园也没有心思来锻炼,因为到处都是垃圾,旁边护城河是臭水河,环境也不好。”一位老西安这样说。2008年,西安环城公园健身长廊正式开放,这段14公里长的全民健身区每天吸引市民超过10万人次。

2000年以来,西安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绿化力度,陆续建成小雁塔公园、长乐公园、乐游塬公园、皂河林带等绿化工程和大雁塔曲江风景区、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汉城水上公园、丰庆公园、文景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等大型综合性公园,建成了近200个小型休闲绿地广场。通过实施城市绿化工程,进一步美化了城市环境,优化了城市布局,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特别是2011年西安成功举办世园会,并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积极开展城市绿化美化工程。相继建成了世园会公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清凉山公园、汉城湖、环城西苑北段、文景山公园、灞渭桥车游湿地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新建和提升改造绿地广场100多个。

2017年底西安全市拥有公园103个,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加100个和97个。公园面积3260公顷,分别是1949年、1978年的148倍和40倍。绿地总面积30704公顷,是1978年的103倍。建成区绿化覆盖总面积为3593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79%,比1990年提高10.79个百分点,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2018年,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通过《中共西安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决定》,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据了解,我市将科学规划路网、光网、电网、气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布局和选线选址,加大城市生态廊道、立体绿网、农田林网、城市公园等建设力度,大力实施“三网”绿化、水源涵养林、绿色家园等“六大工程”,构建“两山、八水、五环、十廊”城市绿道体系。

加快启动“古都西安·丝路花城”行动,2023年建成中心城区花园城市,初步形成2000公里城市绿道网络,全市公园达到200座以上,市内公园要逐步打开围墙24小时免费向市民开放。

同时,支持小寨区域、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打造全国海绵城市示范区,推动高新、曲江、浐灞、常宁、洪庆等5个区域打造全市海绵城市示范区。

|高新二路街景|

规划贴近自然森林环境,把自然风光引入城市,建设郊野型城市森林公园,一年一区(县)建设一处城市森林公园,打造绿色之城、生态之城升级版。

截至目前,2019年,西安新增城市绿地744.6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地482.3万平方米,栽植乔木32.93万株;新建绿道236.8公里,其中新建社区绿道93公里,区级绿道111.1公里,市级绿道32.7公里;建成鲜花大道40条,绿化美化商业街区17条,建设花田花海240.8万平方米,花墙绿墙2.98万平方米,布设花镜162处,街面摆花2985万盆;新建绿地广场和口袋公园44个,改造提升绿地广场和口袋公园38个,新建社区绿道93公里。

同时,全市向公众开放的公园共计82个,其中没有围墙且全面开放的62个,有围墙但免费的17个,有围墙且收费的2个,没有围墙但收费的1个,去年底纳入围墙拆除和免费开放的公园共计20个。2019年,西安市计划新建绿地广场65个,提升改造40个老旧绿地广场,新开工建设主题公园3座。全市各类公园逐渐拆除围墙,今后全市公园将全部免费开放。

|汉城湖水道|

10月1日,西安市内最大的城市公园——

西安城市生态公园正式开园

“北有西安城市运动公园

东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西有汉城湖遗址公园

南有西安城市生态公园”的

大公园时代格局已经到来!

如今的西安,越来越美!越来越宜居!

来源:西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