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建筑都是违建?太不讲理了吧!
实践中,在征地拆迁的过程中,很多临时建筑都被扣上了违反建筑的帽子,那么临时建筑是不是真的都是违法建筑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临时建筑的相关内容,包括什么事临时建筑、什么是违法的临时建筑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临时建筑能获得补偿。
一、什么是临时建筑
临时建筑是指单位和个人因生产、生活需要临时建造使用,结构简易并在规定期限内必须拆除的建(构)筑物或其他设施。比如:窝棚、工棚等棚屋及短期性质的展示用房等。在结构上不得超过两层,在建筑用材上除工程特殊需要外,一般不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等耐久性结构形式。
二、合法的临时建筑
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城乡规划法》、《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临时建筑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就是合法建筑。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57条规定,合法的临时建筑需要满足如下条件:(1)获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根据土地权属,与有关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签订了临时使用土地合同;(3)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了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4)没有修建永久性建筑物且临时建筑没有超期,临时建筑不得超过两年,但具体还要看其被批准的年限。
此外,如果是在城市规划区内建造临时建筑物,根据相关规定,在向县级人民政府报批前需要先获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三、合法的临时建筑能否获得补偿?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4条第2款规定,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应当给予补偿;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不予补偿。根据上述规定,只要符合上述4个条件的临时建筑都能够获得补偿。
四、违法的临时建筑
前面小编介绍了合法的临时建筑,那么违法的临时建筑自然就是不符合上述合法条件的临时建筑。具体来讲,包括:(1)没有获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2)没有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3)虽然签订了合同但是没有按照合同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4)或者没有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土地的;(5)在临时使用的土地上修建了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6)临时建筑超过了批准期限,但没有自行拆除。
通过上述内容,小编想让广大被征收的朋友学会辨别临时建筑何时是违法建筑,何时是合法建筑。如果被征收人自己能够准确判断,那么在征收过程中就不会受到征收方的忽悠,一律被认定为违建。如果有朋友还是不了解,可以联系小编,小编会给您做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