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中国足坛极为热闹,既有足协杯前四强的争夺,又有中超联赛第20轮的抢分大战,如果评选这周的最佳主教练的话,非大连一方主教练贝尼特斯莫属。这位以战术布置诡谲著称世界著名足球大师,在足协杯和联赛两条线上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主教练的指挥才华,从而率领他的球队既大比分淘汰天津天海挺进了足协杯四强,又在主场以1比0拿下豪门强队山东鲁能。实现了大连一方本赛季对阵鲁能的双杀。
赛后通过对这两场比赛的复盘分析可以看出,大连一方同时在足协杯和联赛获胜,完全得益于其主帅贝尼特斯的老谋深算,在足协杯中,他大胆进行了轮换,使用了大量的替补球员,而却让龙东、卡拉斯科和哈姆西克三大王牌外援一起坐在替补席上,只安排了博阿滕一人在场上。这样做无疑是在激发博阿滕的斗志,让队内的竞争氛围更浓一些。果然,面对在主场就无心恋战的天津天海,状态越来越好的博阿滕踢得特别带劲,上演了帽子戏法;而这次起用的板凳球员孙铂也锦上添花。所有有机会上场的球员都在积极争取表现的机会,踢得特别卖力。场上的球员是这感觉,场下的球员也不闲着,卡拉斯科等三外援虽在场下彼此谈笑风生,但心中肯定在较着劲儿。
联赛中与鲁能的较量,贝尼特斯并未教条地将足协杯大放异彩的博阿滕拿下来,让已经休息了一周的龙东、卡拉斯科和哈姆西克联袂上场。他深知正值年轻好胜的博阿滕的能量无限,在比赛中一定会延续他自己的进球状态,于是除了继续派出博阿滕首发外,又安排两名脚法比较好的中场大将卡拉斯科和哈姆西克辅佐之。果不其然,在一次任意球的罚球中,卡拉斯科利用其精湛的脚法找到了博阿滕,而后者很灵巧的将球打进,让山东鲁能遗憾而归。
如果单纯分别去看这两场比赛,也许会感觉很普通。毕竟从足协杯的赛事看,大连一方跟天津天海的比赛,是无法以山东鲁能对阵北京国安,以及广州恒大对阵上海上港这样的强强对话相提并论的,面对天津天海,贝尼特斯祭出这样的替补阵容应该很正常。但是别忘了,这两支球队都曾号称“国家二队”“国家三队”,其中的优秀球员不少,能够杀进足协杯前八强实属不易,联赛成绩差只是因为没有一个像贝尼特斯这样的世界大师级教练而已。
如今我们把这两场比赛综合在一起看,就可明白贝尼斯特排兵布阵的良苦用心了。对天海的足协杯比赛,贝帅充分考虑了濒临降级边缘的对手的想法,大胆把替补派上场,为了更保险,他仍旧将近期几乎场场进球的博阿滕留在了场上,既保证了其他三位外援的休整时间,又能让博阿滕保持良好的进球状态,以便在对阵山东鲁能时突施冷箭,这一招果然奏效。我们看到,在周末对鲁能的那场比赛中,不仅博阿滕利用其小快灵的特点频频打鲁能后卫的身后,而且在竞争中有机会上场的卡拉斯科和哈姆西克也跑动积极,与其他球员一道去冲击鲁能的防线。
反观鲁能这边,在上半场佩莱与格德斯互不来电,很少有彼此的配合。而费莱尼则被安排在后腰上协助防守,拖着笨重的身体疲于奔命;德尔加多则更多地单打独斗。即便下半场李霄鹏将格德斯和德尔加多双双换下场,在前场组成佩莱和费莱尼的双塔之后,场上的形势仍未得到改观,由于蒿俊闵不能上场,站位靠前的“双塔”根本得不到中场的传球;而佩莱和费莱尼又都平行站位,没有形成进攻的梯度,只能是各干各的。要知道,费莱尼作为进攻的一员的时候,他的最佳位置是在前腰,常常从防守球员身后冲击得手,让他跟佩莱一样接高球,实在是委屈了他。
其实从比赛的过程来看,虽然主教练李霄鹏赛后将输球原因归咎于对方外援好,但外援还得在于调教。我们在看到佩莱和费莱尼在前场踱步的同时,也会看到博阿滕、卡拉斯科和哈姆西克在不惜体力地在奔跑;我们看到刘洋、金敬道等带球传球频频失误的同时,也会看到李帅的神勇带球过人;我们看到博阿滕一人就把鲁能防线搅乱的时候,我们也会看到格德斯和德尔加多的无奈远射,为何有如此大的区别,值得鲁能教练组去深思。
粗略统计了一下,大连一方的周中足协杯首发阵容与周末的联赛首发阵容更换了7人,而鲁能才更换了3人,而蒿俊闵不能上场还是由于受伤所致,属于被动换人。李霄鹏在赛前讲的将实现大部分球员的轮换承诺并没有兑现。看来他还是对他的替补球员不放心。另外,同样是年轻前锋,贝尼特斯对博阿滕的使用与李霄鹏对格德斯的使用,方法截然不同:只要博阿滕状态好,下一场贝帅就会照用不误;然而李霄鹏却不这样,因为他比较迷信佩莱的“支点”作用,现在又笃信佩莱与费莱尼的“双塔”战术,甚至纵使被别队研究透了也照用不误。这么久了格德斯为何融入不到球队中,他需要时间,需要连续出场磨合的积累。
我们看到,贝尼特斯在入住大连一方后,给球队灌输了一些先进的打法,他敢于让球员自我发挥,在进攻上给了球员充分的自主权,场上风格变得积极,具有侵略性,这是以前球队在崔康熙时所没有的。大师不愧是大师,他用一种廉价的方式保证了足协杯的晋级和联赛名次的攀升,不光李霄鹏,这对于很多中超教练是无法学到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