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泽光
我在巴河镇骑龙顶村驻点,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已经三年了,个中酸甜苦辣只有我们自己清楚。可是,当接到单位的通知,真的要离开朝夕相处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熟悉的地方时,我的心里有一种失落,一种离开亲人般的失落。脑子里排山倒海似地向我涌进一群人,一群过去把我当成亲人,向我诉说着苦难的人们——
扶贫队员帮助农户搬运粮食
二组杨世兵,一位经历过多重苦难的老人。老伴于2010年因患癌症去世,他亲眼看着癌症一步步将老伴拖向死亡。先是腰部恶性肿瘤,手术后发展到右脚上,右脚截肢到膝盖处。他看着老伴在一种求生的欲望中,活活地折腾了九个月,才不甘心地走了。女儿患有神经纤维瘤,在碗口大时,动过一次手术切除了瘤子。可是,过了不到一年,可恶的瘤子像竹笋般长出来,先是拳头大,后发展到脸盆大,所有营养都被癌细胞吸收了,女儿死时29岁,整个人瘦成了皮包骨,手腕只有拇指粗细。目前儿媳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长年需要人照料生活,不得不长住在娘家,由其父母照料。儿子在外打工的收入,每年只够儿媳输血,帮助其维持生命。近七十岁的杨世兵,和在茅江港读小学三年级的孙子,相依为命。孙子很懂事,看着其他的孩子有零花钱,他也想有,和爷爷商量,说,爷爷,别人身上零花钱一抽就是十几一二十块钱,我只想三天要一块钱。好不好?
每每说到这些,杨世兵都会抹着眼泪,以至让我也忍不住陪着他落泪……在骑龙顶村,像杨世兵这样苦难的人家还有几家,大都是被病魔拖住,导致贫穷,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帮助。
我们在骑龙顶村搞精准扶贫,住的时间久了,人都熟悉了,相互之间也开玩笑。更多的时候,是乡亲们给我们生活方面的关心。
扶贫工作队参加村组干部会
我们住宿的新村部后面有户人家,男的因为长得胖,肉头肉脑,我们笑称他为肉头。女人是聋哑人,但很聪明,每次见了我们,都会向我们伸出大拇指。他家种了不少的田地,秋天的时候,因为田地种得多,人又十分节俭,舍不得用机械收割水稻,便把新村部的水泥广场当成他家的稻场。
初秋的时候,暑热毫无减弱的迹象,夫妻二人起早贪黑地在水泥广场上忙碌。早上我们还没有起床,外面就响起他们夫妻二人劳作的声音,或扬场或铺晒。
天黑了,我们会主动给他们打开村部所有能照亮水泥广场的灯光,直到他们忙完了,男人喊一声,龚书记,关灯了。有时候我们故意逗他,说,龚书记不在。他便依据声音判断后,喊道,胡主任在啊?麻烦你把灯关了。
很多的时候,我们看着他们夫妻俩满身湿漉漉地忙碌,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我们会给他们送一碗凉好的开水。他们人手不够的时候,我们也会出手帮他们搬运粮包。我们做的点点滴滴,他们都记住了,记住了滴水之恩。有什么好吃的,他们会送给我们尝尝,一定要看着我们吃下去,才会一脸地笑着回家。
扶贫队员帮助贫困户打稻扬场
五组的江汉安,是一位有严重耳疾的残疾人,最大功率的助听器都帮助不了他识别这个世界的声音。他是我的包保对象户,我和他的交流一是面对面地进行纸上交流,二是微信交流,他有什么事儿喜欢告诉我。
没想到,忽然有一个周末的晚上,我正准备上床睡觉时,手机“叮当”一声,我打开微信,是江汉安来的信息。开头没有穿衣戴帽的客套,当头一句,他问,你能告诉我分管扶贫工作的县领导的电话号码吗?
我一惊,这事儿非同小可,既然要县领导的联系方式,自然是有重大事情要向县领导反映。可是此前我从没发现他有什么怨言和不满,这重大事情从何而来?
尽管我心里急,但语气还得平和地面对他。我问,有什么事吗?我发出问话后,大气儿都不敢出地静静地等着他的回复。可是屏幕上没有丝毫的动静。我又补了一条信息,说,对不起,我没有分管扶贫工作的县领导的联系方式,有什么事能告诉我吗?
这次屏幕上很快跳出一条信息,说,我虽说是个残疾人,但我有政治头脑。我一看,急眼了,这是不打算和我对话的意思了。我急忙在屏幕上快速打出一句话,说,我知道,我们的工作有很多地方做得还不够好,请你们原谅。对方突然冒出一句,说,我们村贫困户精准识别不精不准。过了一会儿,他又补了一句,说,算了,你们下来扶贫也不容易,你们认真,村干部不配合也没办法。
我看了这句话,觉得心里有点被理解的温暖,但也不是他所说的那种情况。尽管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之间难免会有点小矛盾和小分歧,但都能相互理解和理性地解决矛盾和分歧。
话题进行到这儿,我松了一口气,但我不敢大意,话题必须继续进行。我说,谢谢你对我们扶贫工作队工作的理解、支持和肯定,希望你多提宝贵意见。
通过一个多小时的沟通,我基本了解了他反映的情况。其实,他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已属过时消息,我们早就进行了纠正和处理,已经不是问题的问题了。但他这种关心精准扶贫工作的热情,值得我们肯定和支持。
扶贫队在2组召开院子会
骑龙顶人热情好客,用春茶夏瓜招待好人好客。尤其盛夏,骑龙顶家家户户都种有西瓜,我们走访的时候,每走一家,必是又红又沙的西瓜摆出来招待我们。三年的精准扶贫工作,让我在骑龙顶结识了不少朋友,以至于我离开骑龙顶三个月后的七月盛夏,居然有人还记着我,托扶贫工作队给我捎来了一个大西瓜,说是我人走了,但瓜不能不吃,让我无论如何要尝尝鲜。
这是朋友在提醒我,别忘了骑龙顶,别忘了还有四十多户精准扶贫对象户需要我们的关心、关爱和扶助。我们能忘吗?我们忘得了吗?
“我的扶贫·脱贫故事”征文活动由浠水县委宣传部、浠水县精准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和浠水县融媒体中心联合举办,目的是全面反映广大扶贫工作者坚守岗位、扎根基层、心系群众、致力脱贫的生动实践,展示广大贫困群众立足现实、自强不息、摆脱贫困的奋斗风采,激励广大扶贫干部担当作为,激发广大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凝聚汇集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动力。
征集邮箱:yxxishui@163.com。
征集内容:省市县驻村工作队成员致力脱贫攻坚的故事;全县帮扶单位和干部职工、镇村干部致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故事;社会爱心企业、爱心团体、爱心人士致力扶贫济困的故事;贫困户自强不息、脱贫致富的故事。
来源: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图文:胡泽光
直播预告
1、9月17日上午9:30,浠水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职能职责将走进《行风热线》直播间,以直播的形式为市民们答疑解惑。浠水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主要职责:牵头“放管服”改革的统筹谋划和协调督办;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指导监督全县政务公开,统筹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建设;负责县级“12345”热线平台运行,规范监管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及市场主体行为等。
互动方式:1、拨打热线电话0713- 42858662、在直播间互动区留言。
2、9月20日20:00,《普法大开奖》,答题领奖。
参与方式:拨打直播热线电话0713-4296189,或者在直播间抢答参与。
编审:黄习文 郭斯 编辑:春霖 韩菁 周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