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能打篮球吗?丨医学微小说

2019-10-15     医脉通神经科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

《屌丝医生王小鹏》系列小说有大量的专业知识,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病例,有疑难病例,也有普通病例。本书目的是希望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休闲阅读,放松身心,若能对专业有所启发,更是善莫大焉。

小说第一季已经完结,共含22个故事章节,每个故事都是作者的呕心沥血之作。感兴趣的朋友们可点击查看《屌丝医生王小鹏》系列小说第一季。

第二十九章:我还能打篮球吗?

秦百川,1米8的十八岁小伙子,英俊健壮,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球员,高考也是因为篮球打的好特招的。运动健儿从来不缺女友,而且女友们个个貌美多姿,更何况是又高又帅的秦百川,他的女友叫陶沚央。场中的健儿挥汗如雨,场外的美女芳心荡漾,仿佛男士的浑厚阳刚需要搭配女士的尖叫阴柔,才能使球场和谐。每次秦百川打比赛,陶沚央都会观战,替他带着毛巾、衣物、水,体贴的无微不至。

最近秦百川比赛成绩不佳,总觉得右手绵软无力,手指伸直时还会有一点轻微的震颤,天冷的时候更是明显,秦百川觉得可能与这段时间运动过度有关,他决定休整一段时间,正好暑假快到了,准备跟女友一起自驾去西藏。自驾游,心情好,风景美,时刻有爱人陪伴,秦百川感觉很满足。

高原地区比较冷,秦百川游玩期间,仗着自己年轻力壮,活力旺盛,依旧衣着单薄,准备返程时,他感觉自己右手无力的症状更明显了,甚至有点握不紧方向盘。陶沚央有点担心,跟秦百川交换位置,整个返程,大部分都是陶沚央一人在驾驶。

回家后,休息数日,秦百川似乎感觉症状有所恢复,于是便放松了警惕,想开始约伙伴们打篮球,陶沚央很坚定的阻止了秦百川的想法,硬拉着他去了医院,因为细心的陶沚央发现,秦百川右手肌肉有轻度的萎缩,不及左手饱满。

接诊的医生是周凤,秦百川表现是右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寒冷加重,手指伸直时伴有轻度震颤,于是给他开了颈髓MRI和肌电图检查。肌电图定位在了右侧颈膨大前角细胞,颈髓MRI(见下图)。

“周老师,这是运动神经元病吗?”住院医师曹芸问周凤。

“虽然定位在了颈髓的前角细胞,但病变太过于局限,应该不是运动神经元病。”周凤回答。

“曹芸,你看他的颈髓MRI有问题吗?”周凤说。

“难道周老师怀疑脊髓型的颈椎病?我没看见这人的椎间盘有明显突出啊?”曹芸疑惑不解。

“你再仔细看看?别总是看前面,往后面找找,能发现问题吗?”周凤笑着对曹芸说。

曹芸盯着片子看了许久,依旧一头雾水。

“你看,他颈膨大部分有萎缩变细,按理说颈膨大是整个颈髓最粗的部分。”周凤指着片子手把手的教曹芸。

“对啊,我怎么没发现!”曹芸腼腆的一笑,有点不好意思。

“另外颈髓的后方似乎有一条低信号的线(箭头),我怀疑是硬膜,背侧硬膜与邻近椎板失去连接,硬膜外间隙增宽。”周凤继续说。

“哦,我明白了,周老师是怀疑平山病!那我们下一步是不是做屈颈位的MRI呢?”曹芸机灵的说道。

“对,还要加做增强。”周凤对曹芸说。

曹芸遵照周凤的安排,陪患者完善了屈颈位的头部MRI平扫+增强(见下图)。报告提示:背侧硬膜外可见条形、新月形异常信号,内见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至此,诊断明确,虽然平山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仍不可以掉以轻心,周凤告知秦百川,2-4年内,也就是整个大学期间,不能再打篮球,要限制颈椎屈曲,佩戴颈托。虽然秦百川十分为难,百般不乐意,但有温柔体贴的陶沚央监督,估计会老老实实遵循医嘱吧。

知识点

平山病是一种良性自限性下颈段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疾病,主要指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好发于青少年男性,15-25 岁,起病隐袭,临床表现为局限性上肢远端、手指及腕关节肌无力,伴肌萎缩,手部厥冷和手指伸展时震颤,前臂伸展时束颤,症状限于单侧,或以一侧明显,无感觉异常、锥体束征,下肢和小脑无异常,无颅神经损害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病史中无脊髓灰质炎、毒物暴露或周期麻痹病史。本病可进行性发展,但绝大多数 5 年内停止发展。诊断依靠临床、肌电图、影像学,后者主要包括颈椎自然位和过屈位的增强 MRI。

颈椎 MRI 检查需中立位结合过屈位,以过屈位为主,低位颈髓内可见 T2 异常高信号影或伴脊髓萎缩,脊髓背侧硬膜外间隙增宽,内可见流空信号并明显强化。

通常认为平山病在发病 5 年内自然转归,因此 2-4 年内限制颈椎屈曲成为保守治疗的关键,如佩戴颈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ZCmzm0BMH2_cNUggl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