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日本广播协会(NHK)消息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式宣布因病辞职。
在日本这个首相换得比走马灯还快的国家,安倍成为特殊的存在,从2012年当选首相,便连任至今,打破了自己的外叔公佐藤荣作的记录,以 2799 天的时长成为战后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其实是安倍第二次当选首相。
第一次当选,是在2006年,一年以后,安倍因病辞职。
而这个病,竟已经折磨他几十年,从青年时期,安倍便一直与这个病对抗。
这个让叱诧风云的日本首相都无可奈何的慢性疾病,就是:溃疡性结肠炎。
虽然,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要低一些。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这种病的发病率在我国也呈持续上升趋势,在临床也越来越常见,其中以20-40岁的人为多,起病时间多在中青年时期。
有关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年后,癌变的风险将会呈倍数增加。医学调查组织曾对一组轻度患者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发病15年后,癌变率为5%,发病25年后,癌变率达到10%。
这个病,不好诊断
让安倍备受折磨的溃疡性结肠炎,其实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它的发病部位主要是在结肠和直肠部位,如果结肠或直肠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长了很多溃疡,就称为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种非特异性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首先面临着“诊断难”、病因不确定的尴尬境地。所以,当出现非特异性疾病的时候,就会容易混淆,影响有效治疗。
此外,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漫长,不能被彻底治愈,容易反复发作,病情也呈现轻重不一的情况。
01.里急后重
患上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首要的表现就是总有排便的感觉,频繁想上厕所,但又排不出来,或者每次都有大便排不净的感觉。
02.腹痛
溃疡性结肠炎根据轻重程度,分为轻型、重型及暴发型三种。如果是轻型阶段,表现为间歇性腹痛,但如果演变为重型甚至爆发型,就会出现反复腹痛。
03.腹泻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频繁腹泻症状,轻者一天上五六次厕所,重者一天甚至二三十次。
04.黏液脓血便
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的同时,会出现黏液脓血便,即大便带黏液或脓血。
05.其他病症
除了上述高发病症,部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也会出现消化系统以外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有:口腔溃疡、关节疼痛、身体消瘦、贫血、发热,少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眼部的虹膜炎或者葡萄膜炎等。
截至目前,全球医学界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还不是很清楚。在发病原因上,也就不如其他病种一样具有确定的源头,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结合临床经验,一般来讲,这种疾病主要和三种因素有关:
家族遗传:家族中有携带该类病原基因,容易遗传给下一代;
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中,饮食习惯及心理状态等会影响该病症的控制和发作;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强弱会影响该病症的减缓或加重。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和预后的好坏,和患者病型、有无并发症,以及治疗的水平等都有直接关系。轻型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表现良好,缓解率高达90%,而重型患者的缓解率只有50%,急性爆发期死亡率高达35%。
虽然医学界还没有根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办法,但是,在治疗和控制上,也有有效的方法。
01、药物和手术治疗相结合
目前,完全根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尚不存在,所以,延缓并控制爆发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目标。
对于患者,可以通过药物和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药物治疗上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个体差异对症治疗,个性化治疗;手术治疗则考虑选择摘除部分大肠的方式。
02、保持心情舒畅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要在心态上保持舒畅,不要易怒,注意对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
03、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对于持续不稳定,或者长期反复发作的病人,一定要保持饮食规律,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要多吃容易消化、富有营养、低脂肪、低热量的饮食,尽量避免食用鱼、蛋、奶之类不耐受的食物。此外,也要忌食生冷、多纤维、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