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大冶湖畔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参观完新落成的黄石规划展示馆,年近八旬的国企退休职工张云海站上规划馆二楼的观景平台,意犹未尽地眺望烟波浩淼的大冶湖。规划展示馆展示的黄石城市发展史,带给他的不只是视觉冲击, 更是内心的震撼:“从沿江小镇到鄂东大城,我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时光似水、岁月如梭,如今,只有像张云海这样的老人,才记得上世纪50年代黄石刚刚建市时的景象——
因矿建厂,因江建市。黄石1950年成为省辖市时,由黄石港、石灰窑两个沿江小镇组成,石灰窑镇以发展煤炭开采、钢铁工业为主,黄石港镇则围绕青山湖,发展轻纺工业和居住功能区。那时的黄石,仅有两个小镇、五家厂矿、两万多人口、654万元的工业产值。为了尽快建设黄石,更好统筹黄石地区发展,1951年,黄石市首届人大会议确定修建首条城市道路——黄石大道,并于1953年起对黄石大道全线进行大规模建设,城市格局就此打开。
得江河之利,蒙工业之荫。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黄石在“造城聚人”的征途中阔步前行:据《黄石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52年黄石市区人口仅有7.39万人,1957年达到17.79万人,1970年达到 28.59万人。1978年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达到21平方公里、37万人、35%。至此,黄石规划初步确定了城市的基本骨架和分散组团式的城市空间雏形,黄石城市空间的拓展集中在主要交通线路的沿线,形成了T字型的空间结构。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黄石迎来了城市建设的又一大发展时期。1979年,黄石建市以来第一轮较为完整的《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经省政府正式批准。明确“黄石市为采矿、冶炼、建筑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城市建设的主导思想是“调整老市区,控制铁山,充实下陆,发展西塞,开辟团城山新市区”。
城市向磁湖迈进!上世纪80年代,市政府有关领导撰写的一篇名为《关于加速开发团城山新市区的意见》的调研报告引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调研报告认为开发团城山是拉开城市布局、搞活黄石城市建设的需要,黄石有能力将团城山新区建成我市的政治、文化、科技、金融中心。
向新区挺进,首要任务是修路。71岁的市民陈新中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杭州东路新建过程中,许多市民参加过义务劳动,大家抢着运土石、铺碎石,他就是其中之一。1984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发动群众义务劳动修建湖心路的决议。1985年起各厂矿企业出车,全市人民义务劳动。1987年,杭州东路基本建成通车。
1987年2月,黄石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次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实施。这次规划为黄石由工业城市向工贸城市转变、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描绘了一幅理想蓝图。按照“中心——组团式”布局集中联片发展,市区面积由179平方公里增加到237平方公里,明确黄石将开发团城山新区。
1992年,黄石市第一家开发区——黄石团城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更名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经省政府批准设立,这标志着团城山新区建设迈入高速发展期 ,也标志着黄石城市区域功能格局发展从沿江发展迈向环磁湖发展时期。1998年,黄石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达到43平方公里、65万人、43%,2008年则达到63平方公里、69万人、49.75%。
由建市之初狭窄逼仄的沿江地带,逐渐向沿磁湖区域拉伸,黄石实现沿江开发、环磁湖发展的两次跨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长的烦恼终究无法避免,发展空间不足一直困扰着黄石城市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因为,大冶与黄石市区间,横亘着绵延20余公里的黄荆山脉;阳新与黄石市区间,隔着烟波浩淼的大冶湖。
黄石发展需要更广袤合理的空间。市委市政府反复论证,在大冶湖区域规划建设一座450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城。2013年夏天,屡受空间不足制约的黄石,迈出跨越大步——越过黄荆山,挺进大冶湖, 城市从“环磁湖时代”走向“环大冶湖时代”,标志着传统工业老城向现代生态文明新城迈进。
曾几何时,大冶湖畔荒草丛生、淤泥遍地;而今这里成了黄石“最美客厅”“城市绿心”。目前,投资180亿元的大冶湖生态核心区已经建成。月亮山隧道、筠山隧道、大冶湖特大桥,这“两隧一桥 ”和黄阳一级公路一起,将黄石城区、大冶市、阳新县连为一体,构建了黄石全域“半小时经济圈”。放眼望去,园博园、矿博园、奥体公园相映生辉,生态馆、地质博物馆、城市综合馆巍然屹立,市民中心、鄂东医疗中心、社会福利中心拔地而起……
2017年,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40.68平方公里,其中黄石城区建成区面积为80.63平方公里,黄石市区人口达到89.2万人。
2017年3月,国务院原则同意《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7年修订)》,明确黄石城市性质定位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城市职能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鄂东赣北皖南的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长江中游城市群先进制造业基地,湖北省重要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宜居城市。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市人口达2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19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8%。
只要迈开脚步,一切皆有可能!一座不断生长的鄂东大城,前景可期!(黄石日报,廖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