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锁记》有感
读完张爱玲的《金锁记》,曹七巧这个人物形象给人很深的印象,她病态,疯狂,自私贪婪甚至还有点冷血,这是一个人性扭曲的病态,变态的人物。可究其根本曹七巧原来也是一个美丽大方,充满活力的女孩,那是什么导致了她的变化呢?
曹七巧的病态不是天生的,而是环境和欲望的压抑将她慢慢折磨疯狂的。从环境上看,在封建社会包办婚姻让很多女人成为牺牲品,曹七巧正是这众多牺牲品中的一个。她家本是开麻油店的,曹七巧又是一个美丽泼辣的姑娘,有着一众爱慕者,按理说这样的女孩应该会嫁给一个爱她的人,然后幸福度过一生。但是封建制度下她却没能追寻自己的幸福,在婚姻大事上作为女人更是没有多少说话的权利,最后只能被当成商品一般嫁入了姜公馆之中,嫁给了一个骨痨病人,开始了她不幸的一生。
在姜公馆,封建伦理的压迫,封建等级的压迫也让曹七巧渐渐疯狂。曹七巧作为一个妾进入姜家,自己又是小门小户出身,因此就连丫鬟都嘲笑她,“家里是开麻油店的。龙生龙,凤生凤,你还没听见她的谈吐呢?她也配!”在姜公馆所有人眼中,曹七巧跟一个丫鬟并没有太大区别,她甚至还要受到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嘲讽,这对于一个少女来说无疑是把她的尊严彻底踩进泥土里。她所受到的不公,她的怨气都淤积在心中,日日夜夜折磨她,这使她慢慢的变的充满戾气,看什么都不顺眼,心里也慢慢扭曲。
除了环境的压抑,还有欲望的压抑。作为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嫁给一个患着骨痨病的丈夫,这样一个死气沉沉的丈夫消磨了她所有的对于情爱的幻想,她的情欲得不到满足身心备受煎熬。而所接触的唯一正常的男子便是自己的小叔子,七巧对小叔子姜季泽充满恋慕,却得不到回应。传统封建社会下她只能一个人默默忍受着情欲的压抑折磨,忍受着不公的待遇却也无法言说,慢慢的变的死气沉沉灰暗破败。正是由于自己情欲的压抑不满足,她在以后把自己的不满足发泄转嫁到了自己的儿子女儿身上。她自己的婚姻不幸福就想尽办法去破坏儿子女儿的婚姻,她嫉妒这些过的幸福的人,哪怕是自己的子女。她对于自己的儿子有着复杂的感情,她将自己从未拥有过的情欲都转嫁到自己的儿子身上,见不得儿子儿媳恩爱。她嫌弃儿媳的相貌,挑三拣四,抓着长白整夜为她烧烟,让新媳妇独守空房,还逼着儿子告诉她儿媳的隐私,并且当着外人的面添油加醋地宣布儿媳的秘密,引得儿子儿媳感情失和,甚至间接逼死了儿媳和后来为儿子纳的妾。对于自己的女儿不仅给女儿裹脚,去学校闹事逼得女儿无法上学,还在女儿订婚后又百般讽刺,从中作梗,生生拆散了女儿的姻缘。而这都是她的情欲长期压抑的结果,她把自己压抑得不到的情欲转嫁到儿女身上。长期压抑使得她逐渐变态,病态,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
除了情欲的压抑还有物欲的压抑。缺乏亲情爱情的曹七巧在分完家之后终于有了自己的财产,而这是她用自己的青春换来的,她守着自己的财产,慢慢成为了一个守财奴。当姜季泽试图骗取她的财产时说的那番曾爱慕她的话时,七巧心中有了些慰藉和小小的幸福。但当她识破了季泽骗取她钱财的伎俩时,她对爱情的彻底绝望了,那最后一点火花被残酷的现实熄灭。“人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钱”。钱成为了她的枷锁,死死地禁锢住了她。她的人性也在对金钱的欲望之下慢慢磨灭。她所有被压抑的欲望都转化为了对金钱的占有欲,她彻底的转化为了一个守财奴,金钱是她的仅有的依靠,但是贪婪的物欲也彻底的毁了她。
当一个人如果长久处在一个被压抑的状态下,她的疯狂和扭曲是必然的,就像曹七巧一样,外部环境的压迫,自身欲望的难以满足,在长久的压迫下,她变成了一个我们口中的病态人物,可怜人物。但是追根到底她也只是一个受害者罢了,她只是封建社会下千千万万被压迫女性的一个代表而已。这些封建社会中的女人们,终究只是封建制度的一个可怜的牺牲品。
版权:开问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