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封丘八景,让人魂牵梦绕!

2019-04-25   智慧封丘

封丘县历史悠久,旧志中记载有八景,现将封丘八景简述如下。

元朝时,中銮城村(现荆隆宫乡)是水陆码头,是南北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1388年,明太祖朱元璋令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率甲兵二十五万,北取中原。兵下河南,大军由汴梁出发,于中銮城渡河,欲取河北卫辉等郡。大军夜宿中銮城,中夜闻雨声大作。起而视之,却月白风清,碧空如洗。

此景观在今赵岗乡王湾村北。这里古有濮济二水,两水间有潭,周围低平、中间高,故曰“磨脐潭”。每至秋日,三五明月之夜,潭水清澈,平静如镜,空中月光,倒影其中,天地同辉,妙不可言。时人称此景曰“磨潭秋月”。后因黄河多次泛滥,泥沙淤积,“磨脐潭”已干涸。

战国时,宋康王游玩到青堆。见采桑女息氏貌美异常,心向往之。于是宋王为了能望见息氏,差人筑起高台,名曰“青陵台”。后来差人抢来息氏,囚禁台上。息氏丈夫韩凭愤而自尽,息氏不从宋王,亦投台而死。息氏留下遗书,要求与丈夫韩凭合葬。宋王老羞成怒,偏偏将二人分埋大路两旁。韩凭夫妇下葬不久,两人坟墓上遂生两棵梓树,根结于下,枝交于上,相拥相抱,难解难分。人们叫它们为“相思树”。即:“青陵古树”。该景在今留光乡青堆村。

黄池芳草。黄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名。位于封丘县城南10公里的坝台村。相传西周时,周穆王常来这里狩猎,其时叫黄泽,这里水草昌茂,野生动物成群,故云“黄池芳草”。春秋末年,即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为称霸诸侯,与晋国争做盟主,曾在这里召开诸侯大会,史称“黄池会盟”

夏启王时,姜封父在封丘建立封父侯国,后人为纪念这位开拓者,在今县城西街路北建有亭台,称为“封父旧亭”。

楚汉战争中,刘邦被项羽打败,逃经封丘,在县城西北隅遇翟母赠饭解困。刘邦建立了汉朝,当上了皇帝,想起了翟母。此时翟母已逝,为报答当年恩德,就给翟母封墓,遂置封丘县。旧有翟母遗冢,位于县北街。

在县城东北约10公里处,有个淳于村。该村有个淳于寺。寺内有口钟,每当天快亮时,淳于寺的大钟,总是不敲自鸣。隐隐约约的钟声,声闻方圆十数里。开始人们很以为怪,后习以为常。每天黎明,人们听到钟声,便开始一天的劳作。久而久之,人们谓之为“淳于晓钟”。

翟沟是我县境内一条水渠,在县南,西接黄河支流,引渎东注,环带萦绕,澄澈如碧,故曰“翟沟晴波”。

作者介绍 :孙兴,笔名黄痴人,河南封丘人。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作家协会会员等。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历史文集《封丘概览》《封丘艺苑撷英》,长篇小说《天光云影》,散文集《蓦然回首》《文化感悟》等。

欢迎转载,请务必在文章开头醒目处注明来源:封丘电视台

编辑丨朱丹琳 审核丨贾自旺 监制丨周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