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节令追一追肥,除草、除虫再跟上,今年油菜一准有个好收成,收七八百斤油菜籽不成问题”,李发顺说。
”
立春已至,风和日暖,保山腾冲清水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山清水秀,田畴沃野,尽显生机……
2月10日,腾冲一夜春雨,这让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发顺心里高兴了起来,家里种了两亩多油菜正需要放水浇灌。原本打算过完年就出去打工的妻子因为疫情的影响没有出门。一家人戴上口罩,扛着农具便来到油菜地里忙开了。“趁着节令追一追肥,除草、除虫再跟上,今年油菜一准有个好收成,收七八百斤油菜籽不成问题”,李发顺说 。
不止李发顺一家,司莫拉佤族村的村民们三三两两的都分散在田间地头平整地块、追肥培土,清除杂草,为万寿菊、油菜等春耕生产忙碌着,只是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家都带上了口罩。中寨村民小组长孟春贤说,“我们既做好疫情防控,也不耽误春耕生产,要把油菜管护好,四月份收了油菜后我们还要种万寿菊,到了秋收的季节,我们要向总书记报告我们的好收成。”
司莫拉坚持防“疫”和脱贫两手抓,在严防死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合理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做到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不误。
两天前,清水乡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通过“学习强国”平台的强国视频会议功能,召集了一次线上培训,邀请清水乡卫生院院长刘汉升,对村里的外出务工人员讲授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工外出务工应注意哪些事项”, 除了介绍复工防范方法,还细致地指导大家复工前要了解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复工开工时间及返岗时所需证明材料的情况后,再出门。赵家清说,“我们三家村目前主要的一部分收入支撑就是外出务工收入,全村有33人在市外务工,117人在市内务工,把转移就业这部分人的工作做好,对脱贫攻坚很关键。”
连日来,三家村通过强国视频会议功能举办的线上培训还有万寿菊种植、生猪养殖、乡村旅游等内容,“在疫情管控防控期间,不方便把更多的人员集中在一起,所以我们采取了视频会议的模式,让疫情防控以及春耕备耕、田间地头的一些管理两不耽误”,赵家清介绍说。
受到疫情影响,已经成为国家AAA级景区的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今年的春节假期没有迎来游客云集的情景,但是整个村庄依旧干净整洁,古朴宁静,让人向往。走进村子,既是村级志愿者,也是巷长的孟洪孝正在清理打扫巷子的清洁卫生,过一会另一名志愿者背着喷雾器对村庄的公共区域进行消毒,这样的工作他们每天早晚要做两次。
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一共有16名志愿者,他们中有党员、巷长、文艺队队员,在家的大学生。疫情发生以来,志愿者们每天参与疫情宣传、卡点防控、村庄环境卫生保洁、消毒,帮助照顾孤寡老人。中寨村女志愿者罗爱艳说,“我们司莫拉志愿服务队在这个疫情期间都尽自己的力量,把寨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照顾好大家,希望疫情过后我们的寨子越来越漂亮,我们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幸福,每家都奔小康。”
疫情发生后,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严格按各级政府的(要求)落实对人员管控。大家除了农业生产都不出门,购买生活物资也是马上就回。李发顺一家因此也比往年多了不少团聚的日子,一家人在一起合计着今后的打算,想把大米粑粑发展成旅游产品。李发顺说,“我们想把大米粑粑做得既方便吃又方便带包装好销售给大家。这样在外打工的妻子也就可以回来,一家子圆圆满满,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新的一年,我们将围绕总书记的要求,对我们脱贫后产业发展进行思考,实现乡村振兴”。 清水乡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告诉说,结合本地实际计划要把种养殖产业发展起来,今年在油菜收割后,将种植260亩万寿菊,覆盖中寨周边所有范围,既能增收,又能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养殖方面依托目前成立的草上飞土鸡专业合作社,在109户养殖户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发展乡村旅游,疫情过后计划发展8到16家民宿,10家农家乐提供旅游服务,通过以合作社的形式开发大米粑粑、胭脂果等相关旅游产品,建立传承佤族传统舞蹈的文艺队,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都认识美丽古朴的司莫拉佤寨。
通过这些举措切实让村民能够获得旅游、种养殖等多方面的收入。“农户富起来以后,也能吸引外出务工人口返乡,让大家的生活就有目标有奔头,让群众有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赵家清说。
这些天,村里的农民画家孟洪文一直在勾画一副素描,“我想把总书记来的幸福场景,用画的形式定格下来,激励我们每个村民把未来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让我们这个幸福的地方真正成为一个永远幸福的地方。”
人勤春来早,正是拼搏奋进好时光,幸福佤寨正满载着憧憬,向幸福出发!
来源:腾冲新闻网
编审:王灿
责任编辑:杨冬燕 施媛媛 唐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