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一附院智慧门诊全攻略】
【手机可以查询检验报告啦】
作者:推拿科 包安
拔罐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外治法,在人们寻求非药物治疗的今天,越来越被重视。而目前市面上拔罐的器具和技巧也多样,加上以“中医”作为医学背景的诱人宣传,让拔罐变得神乎其技,使很多人热衷于它。
但是对于拔罐,您真的了解吗?是不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1、拔罐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拔罐作为深受现代人追捧的养生保健方法,拔罐减肥、缓解疲劳、缓解颈腰疼痛等,深受民众青睐,但并非人人适宜拔罐。
临床上有出血倾向疾病、浮肿、皮肤破损溃烂、血压过高等的患者是不适合拔罐治疗的,特别是女性妊娠期,幼儿及年迈人群是不能拔罐的。
而且体型过于消瘦的朋友恐怕也不能享受啦,因为可能根本拔不上~
2、拔罐绝不是哪里疼就拔哪里
对于很多颈腰疼痛患者,会和医生讲“大夫,我这疼,给我这儿拔几个罐吧”,有时患者反映,前些天拔罐治疗过,效果不明显,揭开衣服映入眼帘的是满背的罐印~
图片来源:www.51yuansu.com
拔罐虽是作用于体表皮肤,但其是通过脏腑、经络、气血等由表及里,对机体产生调节作用,因此应在特定的腧穴或疼痛部位进行操作,满身的“刺猬装”显然是达不到治疗效果的。而且,如大血管分布处及疤痕处等是不能拔罐的。此外,如果拔罐处皮肤贴敷药物,至少提前2小时揭下,如有过敏情况也是不能进行治疗的。
3、拔罐绝不是刺激量越大越好
拔罐的刺激量主要是指压力和时间,有些患者觉得罐紧到微痛的感觉才能达到治疗效果,而且总希望留罐时间越长越好,即便起了水泡,也会认为是拔出了湿邪。其实拔罐的压力、时间并不是越大越好,研究发现,时间掌握在10分钟,压力在0.03~0.05 兆帕(MPa)范围的有效刺激量(疗效)最好,而超过这个刺激量,疗效反而会降低,还可能损伤皮肤。
4、拔罐绝不是罐印越深越好
拔罐后最直接的感官便是罐斑,因此很多人认为罐印越大、颜色越深越好,这是将体内的瘀毒、湿气等排出体外。虽然罐斑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的不同状态和疾病,但并不是越深越好、更不能刻意追求而加大刺激量。
罐印是因罐内真空,对皮肤血管产生极大压力后,血管破裂血液溢入组织间隙发生瘀血而形成,出现红晕或青紫色罐印均为正常现象,数日后可自行消退。而罐印的颜色与操作者手法、局部拔罐的温度、压力、留罐时间、施罐部位、个体差异及机体状态等因素有关,并不是瘀毒被拔出来了。研究发现,在毛细血管位置相对表浅的部位施罐更易产生罐斑,而同样在腰背部,活动度大的部位比活动度小的部位罐斑要深。
5、拔罐后并不是不能洗澡
很多患者做完拔罐后会询问医生几天后可以洗澡?拔罐后洗澡是不是容易受寒湿的侵袭?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其实拔罐2-3小时后是可以洗澡的,需注意水温稍高些,洗后注意保暖即可。但切忌拔罐后立即洗澡,此时皮肤还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易造成皮肤破裂。
拔罐作为一种专业的治疗手段,并不是大众想象的那般简单,如果盲目操作,很容易造成烫伤、水泡破裂感染等危险。而且如果罐具被多人共用,消毒不彻底,还会有皮肤病、肝炎等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建议大家如果有拔罐的需求,还是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马榕,葛泉希,王超, et al.. 论拔罐禁忌及风险防范,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2019,21(2),89-92
2.纪昌春, 黄丽萍, 杨改琴, et al. 浅谈罐斑效应的临床价值[J].中国针灸,2014,34(12).
3.赵喜新, 童伯瑛, 王雪霞, et al. 时间和压力因素对拔罐罐斑颜色影响的初步观察[J]. 中国针灸, 2009, 29(5).
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