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你那下雨没?为啥农民特别关注立春节气的天气?原来如此

2020-02-05   锄禾园

昨天是立春首日,你们那下雨了没?相信不少农民都很关注立春这一天的降水情况。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首个节气,表示一年的耕种又要开始,冬季已经过去。今年的立春时间是2月4日的17点3分17秒,按照农村习惯来说,这个时间,已经是晚立春了。

农村老话讲“春要早打,秋要晚立”,啥意思呢?就是从立春开始,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早打春,植物早发芽,早开花结果,生长周期会延长,丰收有保障。而晚立春的日子,就会更容易出现“倒春寒”,冷空气会比往年更多一些,这种发生在春天的倒春寒,极容易让正在发芽开花阶段的农作物以致命的打击,甚至产生严重冻害,农作物也会因此而减产。

可这些和立春当天下不下雨没啥关联啊?别着急,根据一些农村的民谚,我们可以看到立春当天下雨与否,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联。虽然不能说农谚是100%准确的,但至少能说明,民谚能传播到现在,是有一个大概率的,不然这农谚早就被遗忘了。我们来说几个。

先说这个吧,“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从字面来看,是通过立春这天来预测以后的降水情况,如果立春这天下了雨,那么立春后的雨水就会很多,会达到7周49天的雨水量,有过雨水的滋润,农田泥土松软,土地湿润,农田雨水过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人们常说“立春晴,春雨停”也是这个意思。

“立春天气晴,万物好收成”。讲的是如果立春这天天气晴朗,阳光充足,那么温度就会上升的快,春天来的也就更早些。这对于农作物返春和发芽都有利,秋后也会有个好收成。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说的是立春这天如果是晴天,后面的几天雨水就会比较均匀,如果土地有墒情,就会得到很大的缓解,农民种地耕田都不用费力了。不过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如果春耕时候出现天气干燥或者阴雨连绵,对种地来说就是个麻烦事了。立春这天是晴天,春天就不会出啥大问题。

“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阴,花倒春;立春晴,雨水多;立春晴,雨水均”。这些农村民谚,都说的是立春这天如果遇到了晴天,就预示着来年的天气。若是晴天,那一个季节基本都是晴了,若是阴天,那基本就都是阴天了……,天气的预测,能让浓密更好的把握种植和春耕的时间,以便更好的安排农耕工作。

不过,农谚的使用地域也各有区别,我国地域广大,农谚也只是对于华北黄淮这一块地区有些指导意义,在使用和判断上,更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能一概而论。尽管现在农业技术和天气预测很发达,但是农民出于职业习惯,还是更偏信农业经验和直觉。只愿2020年风调雨顺,是个好年景,能够再取得一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