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作业和打游戏,应该是熊孩子最令父母头疼的两件事,而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不少家长以为孩子拿着手机上网课,熟料孩子趁人不备玩起了游戏。日前,乾县一10岁男童玩“吃鸡”游戏,陆续刷走母亲微信上近2.7万元。
高女士的微信扣除日常消费的钱,累计被孩子玩游戏充值扣掉2.67万余元
3月24日,乾县村民高先生介绍,不久前,自己的姐姐突然打电话哭着说,孩子打游戏从她的手机微信账户内陆陆续续刷走了2.67万元,自己听了之后一下蒙了,便迅速赶去询问。
原来,高先生的外甥小黄今年10岁,老家在乾县农村。为了给小黄提供更好地教育,母亲带他租住在乾县县城,并在附近一所小学上三年级,父亲在外打工养家。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孩子上网课用的也是母亲手机,虽然知道孩子在玩一款叫《和平精英》的游戏,但没料到他会充那么多钱。
“春节前孩子父亲将打工挣下的工钱交给娃他妈,她的微信刚好和银行卡绑定在一起。”高先生告诉记者, 姐姐对微信使用不熟悉,当时设置的账户密码很简单,可能是孩子无意中看到后记了下来。
随后,记者联系孩子母亲高女士,她说自己因为此事被气得病倒了,目前不想提及此事,移交给弟弟来处理。
据了解,《和平精英》是一款近年来在年轻人中非常火的手机游戏,即使没玩过,不少人对“大吉大利,今晚吃鸡”这句游戏中的口号耳熟能详,这款游戏因此也被称为“吃鸡”游戏。
记者从高先生发来的微信消费详单中看到,从1月份开始,该微信累计选择充值服务少则20多元,多则680元,每天都在十多笔,累计下来消费了近2.7万元。“孩子后来也很害怕,知道钱数很多,但玩游戏时上头了,根本没有钱的概念。”高先生介绍,事后自己联系了腾讯客服,并填写了申诉材料,暂时还没有收到明确答复。
记者联系该游戏运营方腾讯客服,工作人员表示孩子家长提交资料后,他们会核实相关充值信息,并在15个工作日内及时答复。
目前孩子家长已向游戏运营方提交申诉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近年来,“熊孩子”偷用家长手机给游戏充值、打伤主播的时间频频发生。据了解,国家新闻出版署曾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网友用户实名注册,并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的时段时长,以及向游戏付费等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
在此提醒家长,国家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方面发布了诸多举措,作为未成年人监护人,家长也要对孩子玩游戏做好及时引导,尽量避免孩子肆意使用手机;同时,游戏平台也更多承担起监管责任,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的游戏环境。
(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