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者》人性没有对错,只有玩弄与被玩弄

2020-07-24   黑晓生

原标题:《心理测量者》人性没有对错,只有玩弄与被玩弄

导语

现在的科技很发达,但是如果有一天,科技发达到了 ,机械本身的存在就能够检测出一个人的好坏呢?这其实并不是没有可能的,要知道,人也是由物质组成的,人们在经过一系列情绪变化的时候,体内的化学物质也是发生改变的,那么如果单把那个人体内的化学物质检测出来的话,是否能够测出那个人的情绪变化呢?而如果每个人的情绪变化都时时刻刻地被展现出来,如果有伤害他人的意图的话,就代表其情绪变化到了某一种程度,这样的话,是否能够称量出那个人的危险程度,以此达到保护社会的意图呢?

还真别说,动画《心理测量者》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世界观。在那个世界观里,警察们是否找到犯罪者的犯罪证据已经不重要了。同样在现实中,有多少罪犯因为证据的不足而逃过了法律的制裁呢?

而当判断一个人犯罪的依据从物质转移到了精神的话,那么只要证明你有伤害的意图就足够证明你对社会的危害极大了,是否也同样可以在不考虑证据是否齐全的话,让犯罪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呢?

让机器人引导人类发展,是否是一种好方法呢?

1、 当机械可以检测出人性

  • (1) 、当机械可以判断,你是否还需要保持思考?

《心理测量者》是一部整体画风比较沉重的动画。在那些轻喜剧的日本动画里面,我们能看到的是蓝天白云以及美丽的风景,还有傻白甜的人物。但是在这部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却只有人性交织下的扭曲瞬间。偏执、控制、性欲,以及肉体间的触碰等等,你究竟想要干什么,已经不是单纯的想一想就好了的事情。机械不会管你是否犯过罪,只会管你的精神是否正常。

当精神也可以被量化,社会的治安会不会变得更好?

《心理测量者》给出了这样的可能。的确可以被量化的精神思想更加有助于对犯罪行为的打击。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还有对受害者的伤害。正如同动画中第一个案件展示的那样,受害者一开始并没有做错什么,她只是因为被犯罪者伤害而感到恐惧,甚至精神焦虑到出现了被迫害妄想症,甚至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犯罪意图。

受害者做错了什么吗?并没有,甚至如果她不知道自己的犯罪意图被检测出来,自己就会面临痛苦遭遇的话,她还能用自己是受害者的身份,在日后慢慢走出那巨大的心里阴影。但可惜的是,机械在进行精神检测的时候,不会管你本身做了什么,即便你是一个受害者,如果你的精神与犯罪者的精神呈现同程度的危险,你就需要被制裁。

  • (2) 、究竟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机械量化精神犯罪的出现,其实也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好坏的定夺。机械能够定夺一个人的好坏吗?如果一个人的潜意识里面认为自己杀死别人是为了帮助那个人解脱的话,那么在这样错误的认知下,那个人以为自己依旧是善良的,机械的存在就真的能够辨别其行为的正确与否了吗?

《心理测量者》看似是在描述一个城市保护者们努力保护城市的故事,实际上却是在探讨好坏的标准?究竟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2、 很多时候的很多定义都是错误的

  • (1) 、世界上没有绝对化的东西

动画中有一幕有些讽刺,女主为了保护那个精神出现问题的受害者而击伤了自己的同伴。但那个受害者的犯罪意图还是在不断的加强。为了保护一个精神有些异常的人,而不惜去伤害自己的同时。不仅如此,因为犯罪意图是不断加强的,相应的武器攻击能力也会加强。受害者一开始浅薄的犯罪意图得到的惩罚可能只是一个麻醉剂,但是因为女主的放纵,让受害者最终的犯罪意图达到顶峰,并且被杀死了。

这样的话,女主的行为构成了杀害,她是否算是好人?

我们总以为蠢人就是蠢笨的,要被人嫌弃的,但是换一种角度,从结果上看,蠢人不才是最恐怖的吗?

世界上没有绝对化的东西,好与坏也是如此。动画中的几个城市保护者,其实精神上检测出来,也是潜在的犯罪者。这挺可怕的,他们既是制度的维护者,又是被制度排挤的游离者。甚至对于这样的人们来说,他们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好像也并不是出于正义审判的目的,而是玩游戏一样。不需要任何看似合规的手段,只要最后的结果好就好了。他们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也是释放了自己的犯罪意图,这连机械都能检测出来。只不过他们面对的不是无辜之人,而是邪恶之人。

(2) 、制度之所以存在,一定有其合理性

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制度的存在都有合理性。比如动画中的那个机械检测精神犯罪意图标准的,如果现实中真的有这种东西存在的话,相信犯罪率会大大降低。但与此同时,带来的也是对人性的考验。

人性,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以前一直以为坏人的偶尔善良才是最神奇的,现在才知道,当平凡人在偷钱与帮助他人同时进行时,当他们都能有理有据的说出自己行恶的原因,并且使人信服时,这才是人性中最无奈的地方了。

非好也非坏,或许这才是绝大多数平凡人的共同点吧。

3、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动画中最讽刺的一点在于让有犯罪意图的城市保护者们去寻找并且杀死那些施行过犯罪意图的嫌疑人们。其实他们彼此之间有什么区别吗?不过是一个进行了犯罪,一个还没有。

但没有不代表没有犯罪的能力。恰恰相反,身为制度的受益者,他们如果想要犯罪的话也不是很困难的。

另外,既然受害者也能够转变成犯罪者,难道那些精神检测出来状况良好的人,就都不会有犯罪意图了吗?

不要考验人性,检测人性也是考验的方式一种。